交汇点讯 7月13日晚,海安高新区“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文艺展演在园庄办事处谭港村百姓大舞台举行,由办事处选送的13个语言类节目同台唱响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
海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国来致辞
本次活动由海安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区党群局、社事局承办,是高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系列活动之一。晚会紧扣“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主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小戏剧、表演唱、三句半等节目形式,涵盖了爱党爱国爱家乡、孝老爱亲、喜事新办、厚养薄葬、文明殡改、破除封建迷信、开展扫黑除恶和文明村居创建等方面,让近千名观众现场享受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的“文化大餐”。
特别奖颁奖
近年来,海安高新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深入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多措并举倡导勤俭节约、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文明理事的良好社会风尚。40个村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慈善工作站等群众自治组织,将移风易俗内容写入《村规民约》,指导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事宜中不攀比、不铺张、不浪费,把节省下的钱用到村级公益事业上、存入村“爱心银行”。仁桥村的成功人士和插队知青主动捐款20多万元,帮助村民新修了5.5公里长、3米宽的组级硬质路,并添置了26盏太阳能路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谭港村设立“重阳万寿节”“爱心发屋”等,每月26日为80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村民免费理发、修剪指甲。92%的村民参加慈善爱心捐款,已有爱心基金70多万元,今年村民阙圣发个人又捐赠1万元。3年来,该村慈善站救助群众587人次,累计发放救助助老、助困、助孤、助残、助学等款项25万多元,提升人文关怀。村民陈志新喜过80大寿,他家不收礼金、简办酒席,请来自己在老年大学的“老伙伴”为村民表演了一台文艺节目。
海安高新区谭港村举办重阳敬老万寿宴
海安高新区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乡风文明宣传栏、游动显示屏播放公益广告、墙体宣传、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田庄村、隆政村和自由村等倡导村民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推进文明殡改,做好群众工作,原先的占地墓、豪华墓等得以整改,破除了装棺重葬、大操大办的旧风俗。黄柯村、韩庄村和胡集村等还利用农家宴集中办宴点和农家乐,抓好简办新办婚礼,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等移风易俗宣传,旅行结婚等新式婚礼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丧事不请乐队、戏班也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谢庄村、陈港村等广泛开展 “学乡贤”活动,选举威望高、接地气、品德好的村民作为“乡贤”,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农民群众改变传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引领社会新风尚。
海安高新区还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者创作具有本地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广泛开展道德讲堂、科普宣讲、庭院课堂和“百姓名嘴宣讲”等活动,打击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活动,净乡风醇民风。如今,一股倡勤俭、兴节约、拒铺张、反浪费的清新、文明、简朴的移风易俗新风,在海安高新区越吹越强劲。
通讯员 顾华夏 交汇点记者 丁亚鹏
本文图片均由顾华夏摄
编辑: 封颢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