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天(4月28日)上午,位于苏州科技城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加速器正式开园,28.4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将为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作为我省唯一重点支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地标“二翼”中重要“一翼”,苏州高新区将医疗器械作为全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苏州高新区内集聚着超300家医疗器械相关企业,这些企业几乎都集聚在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南区、北区内。
当天开园的“加速器”,位于苏州科技城富春江路188号,占地面积约9.5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历时两年半,是继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南区、北区18万平方米载体建成之后的又一重大产业载体。该加速器总建筑面积约28.4万平方米,分为高层办公、生产厂房、服务配套三类,包括1栋21层研发办公楼、8栋医疗器械标准厂房和1栋服务配套设施。
“眼下,产业园南区和北区入驻率已达到90%以上,去年产业总产值约80亿元。”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总经理王欣介绍,加速器作为新拓展的载体空间,主要面向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领导者,重点发展诊断试剂、医学影像、生物医用材料和植介入器材、医用机器人等领域,旨在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加速器和创新中心。
启动仪式上,苏州恒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虎丘影像(苏州)有限公司、诺一迈尔(苏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正式签约入驻。首批入驻的25家企业总投资超20亿元,涵盖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方向。
“这次,我们在加速器内投资项目是3D生物打印纳米纤维支架材料,总投资1.2亿元。产品覆盖头颅口腔、生殖医学和运动医学三大领域,为负载组织的再生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彩感受到,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上,苏州高新区可谓“十年磨一剑”,这里有鼓励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设立了相关专业风险投资基金,为他们创业提供了“真金白银”式的扶持。
当天,《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发布。根据计划,苏州高新区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资金链、要素链、人才链“六链”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的集聚,实现医疗器械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到2022年,苏州高新区将力争集聚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企业600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上市企业突破5家,新引进培育重大领军人才团队超过10个,新申报上市二类及以上医疗器械产品120个,新申报上市药品超过30个,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当前,苏州市正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新区要切实肩负起打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地标‘两核’之一的重任,全力加速医疗器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苏州市副市长陆春云表示,苏州高新区是全市医疗器械发展最为集中、水平最高、配套最完善的地区,接下来要致力于集聚国内外医疗器械高端资源,致力于为入驻企业提供最优政府服务,切实让企业专注创新、加快发展,为苏州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做出更大贡献。
交汇点记者 陈雨薇 韩雷
编辑: 袁玉珍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