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色纺织品是指随外界环境条件(如光、温度、湿度、压力等)的变化而显示不同色泽的纺织品。这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智能产品,在纺织、军事、娱乐、防伪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智能变色材料的研发技术主要有两类,一是对变色纤维的直接研发,如通过接枝聚合技术等设计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变色纤维;另一种是将变色染料应用于纤维或织物,如微胶囊技术。目前,国内外均已实现以上两种技术的研发,相关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东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平行双对电极结构,通过定制设备,首次实现了多色彩电致变色纤维的连续化制备,所制备的纤维可以实现灰和蓝、灰和品红以及黄和绿、深红之间的可逆颜色变化,并且长度超过百米,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和环境稳定性。
江南大学与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合作研究出一种具有热致变色和热致荧光双重功能的热响应性复合纳米颗粒染料。该染料可以常规染色方法上染涤纶,染色后的织物能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实现颜色以及荧光性能的双重变化。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款可通过控制照射光线来任意改变颜色的油墨,这款油墨被称作“PhotoChromeleon”,使用的是光致变色染料,可以喷涂在例如鞋子等任何物体的表面以改变其颜色。
中佛罗里达大学(UCF)宣布研制出首款可由用户控制的变色织物ChroMorphous,它允许用户或佩戴者通过智能手机改变面料的颜色或图案,织物中的每根纱线都包含一层薄金属微丝。当电流通过微丝时,温度会发生改变,而嵌入在线中的特殊颜料会随着温度的改变发生颜色变化。
例如,将该面料用于一款纯色手提包,当用户按下APP中的“蓝色条纹”按钮时,手提包就可以逐渐添加蓝色条纹,也可以直接切换成纯蓝色。
国外在智能变色纺织材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已实现智能变色纺织产品的市场销售。在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制造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内企业的变色纺织产品的制造大多处于初级阶段,部分优秀面料产品展示如下。
绍兴云梭纺织品有限公司
原料为60%的涤纶,40%的PU涂层,通过变色印花浆料的新型印花工艺,使面料可遇水变色,应用于童装雨衣设计时,可增加童趣,赋予产品更多可能性。
昆山东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原料,通过微胶囊印花技术,赋予织物可逆的温感变色功能,让纺织品的趣味性更强。
目前,智能变色纺织材料的研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智能变色纤维种类较多。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智能变色纺织材料可起到保护、娱乐等作用。未来,智能变色纺织品技术将朝着高实用性、高安全性、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变色纤维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智能化设计等将全方位满足产品应用的需求。
来源:纺织导报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