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北纬30°23'44”,东经119°59'27”,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地标。
5000年前,良渚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耕耘制玉,创造出了 “良渚文明”;5000年后,经历了80余年考古,良渚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3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也成为“打卡”圣地,而对于这个“新晋网红”,不同人也有不同的打开方式......
打开人:姚五三 70岁
“厚重历史值得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每一寸土地下都埋着文物”,“空气里弥漫着五千年历史的沉重”......七旬老人姚五三在反山王陵的墓室前徘徊,忍不住感慨,十多年前就听说过良渚考古的他对遗址有很强的敬畏心,在申遗成功后,带着老伴专程从南京赶来良渚实地打卡。
“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延续了1000多年,是长江下游地区首发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姚五三对遗址的历史如数家珍,透过遗迹和出土的文物,他也尝试着勾勒还原5000多年良渚社会的生活方式。
有些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几百件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已经分化了。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在丘陵地带延绵了20多千米,加上古城,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说明当时社会的统治者已经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莫角山宫殿区东坡的浅坑里发现的2.6万斤碳化稻谷,说明良渚晚期的稻作农业生产已经相当成熟。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临走前,姚五三站在遗址公园前面,默默的又念了一遍这行字,历史的厚重感、神圣感、数千年文明悠久传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古先人的生活遗迹和生存智慧,值得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
打开人:钟月花 38岁
“老家良渚,熟悉又陌生”
对花姐来说,良渚是遗址,更是老家,“我们从小就知道,脚下的土地有一片遗址,只是没想到历史这么悠久。”钟月花的老家在大观山村,正好位于良渚古城的上方,2013年12月,她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土地,“小时候听老人说,在家门口掘地,经常能挖出各种玉器。专家来的时候说,村子下面应该有古迹。”
村里建设房屋打桩时,都会特别小心,桩基比别的村子都浅,不到一米,所以大观山村的房子特别矮,只有2层半。“现在看到古城能够很好地保护起来,我们特别开心。”得益于“全民保护”,良渚遗址有了现在水美草丰、飞鸟聚集的风貌。
熟悉又陌生,这是花姐对良渚遗址公园最直观的感受,在河道与作坊区域,安放了很多透视性强的钢网雕塑小品,复原再现了良渚时期的生产与生活。古城内丰美的水草、漫步的鹭鸟、河道旁的作坊、莫角山上的宫殿,遗址上有限的景观设计,时常让花姐有种穿越到千年前的水乡泽国的感觉。
“我们住了30多年,刚搬走的时候很舍不得,管委会也体恤我们,公园一开园就组织我们来参观,我们当地人用身份证预约就能进来。为了方便当地人回家,管委会还专门开设了公园西门。”想家的时候,花姐会一个人回来走走看看,她现在还教小朋友做带有良渚特色的陀螺和陶器,她说,家乡申遗成功了,自己觉得很骄傲,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良渚文化。
打开人:桐桐 4岁
“良渚很好玩,下次还要来”
手捏陶泥固定在转盘中间,转盘转动,陶泥形成“丘陵”状,从陶泥中间向下轻压,脚踩踏板,双手固定住陶泥,小陶杯在掌中逐渐成形,晾干,画图、上色,一个DIY的陶瓷杯便形成了,4岁的桐桐玩得不亦乐乎。
良渚遗址公园里设置了考古模拟中心和手工作坊,在考古体验店,可以互动体验难得一见的考古发掘工作,手工作坊则复原了当时作坊区繁荣的生产场景,通过房屋、人物的雕塑,展示加工玉器、漆器、石器。小朋友可以体验纺织、夯土、打陀螺等生活场景了解良渚社会手工艺,这也成为了他们认识良渚遗址的渠道。
另外,遗址公园还将历史厚重感和现代科技做了结合,门口的2台“对话五千年”的AR设备让小桐桐觉得很新奇,往大屏幕前一站,就能自动变装成为“良渚先民”。园区还引入了5G技术,应用到人脸识别、智能导览、智能停车、无感支付等体验中,增强游览的体验性,也让这刚刚获选世界遗产的历史景区更智慧、更新颖。
“土遗址地表环境很脆弱,我们在秉承最小干预的前提下,给予遗址最好的保护,努力让现场还原出5000多年前的模样。”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文物和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波表示,“良渚也是开放的,希望通过模拟复原、小品雕塑、数字演示等各种创新的方式呈现良渚文化,把良渚故事讲给全世界的人听。”
五千年前,良渚土地上,我们祖先跨过了一道历史分水岭,从蒙昧时代迈入文明时代。五千年后,作为后人的我们也要去审视去传承这些辉煌,“后良渚时代”有多少种打开方式,我们一起期待。
交汇点记者 周娴 余勤雍 陶蓉
编辑: 华夏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中国龙城,江南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