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30周年。多年来,南京晓庄学院传承着老校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成长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和杰出校友。
今天,交汇点新闻推出纪念陶行知诞辰130周年专栏“行知路上”第二期,带您走近晓庄人。
》》》
任其平:做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任老师很有亲和力。上任老师的课,心里觉得非常轻松。”教师教育学院2015级学生马凌浩说。
“在我大二的时候,我的心情糟透了,我去接受心理咨询,是任老师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真的很感激他。”大学生小谈(化名)说。
这里的任老师,就是任其平教授。任其平,校心理健康研究院名誉院长,“陶老师”工作站主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主任,南京市级重点学科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他和他的团队既为学生开设心理学专业课,又常年开展心理咨询,可以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让学生感受到用心育人的魅力”
“温暖、温和、渊博、责任、安全……”当被问选择一个关键词形容任老师时,这些词语纷纷从2017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方向)的同学中脱口而出,任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任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多时候像是我们的朋友,帮我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引领着我们成长。”学习委员王梦琦说。
任其平常年承担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工作,学生对他的课程测评总能打出最高分。应用心理专业2013级学生周铃说:“任老师课程有丰富的案例分享,每一个案例他都记得很清晰,让人佩服。有一次任老师让我们画房树人,在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并尊重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分析画中的含义。不夸张地说,任老师的解释有时比我们自我剖析的还准。他的课我们都全神贯注。”
“任老师非常和蔼可亲,他说话声音很轻也很好听,有种让人平静的力量。”回忆起第一次和任老师的交流时,心理学专业的杨丹同学说,“他一直把我们放在和他平等的位置上,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如果是三个字,他总是叫后面两个字,让我们感觉距离一下子就近了,觉得特别亲切温暖。”
任其平喜欢和学生交流,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他曾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学生以后都可能成为老师,只有我们教师能用心育人,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用心育人的魅力。”
“坚持在一线做心理咨询工作”
“任院长很瘦,看起来弱不禁风,但工作起来像位巨人。”心理健康研究院的同事们这样评价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方山校区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做咨询。为了节省时间多为学生服务,他总是一个晚上安排做3个个案。咨询结束并整理记录后回到家要到9点多,回家后还要继续完成白天没有收尾的工作。
“我是一个有交流障碍的人,跟人讲话会脸红、出虚汗,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是一个怪人。在和任老师咨询的过程当中,他一直都把我当作正常人,我体会到了被尊重和爱护的感觉。经过咨询,我在与人交流过程中会尝试看着别人的脸说话。虽然还会脸红,但是我已经不难过了,同学们也不再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对今后的生活有了信心。”一封来自2017届毕业生的感谢信如是说。
“掌握第一手资料很必要,心理成长状态的把握很重要。所以,再忙我也坚持在一线做心理咨询工作。” 任其平认为,心理咨询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滋养人、影响人、教育人。
“孩子们的微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我们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就要构建生态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让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都能形成正向合力的作用。”任其平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负责人,在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说道。他积极倾听学院老师声音,主动为学院学生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每年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320心理健康教育周、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等活动,从主题策划、组织协调、成果汇报等各个环节,他都亲自牵头,严格把关,把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打造的有声有色,多次获得省级荣誉。
除了教学、咨询等工作以外,任其平还需要做好管理工作,要想向中央文明办、省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做好“陶老师”工作站的服务推广、品牌宣传、专业培训等工作。近年来,任其平一直坚持高标准带领“陶老师”工作站这支优秀的团队,开创了家长讲堂、工作站开放日、名师工作室等服务路径,开通了微信官方平台,与时俱进地深入服务大众,秉承“治未病”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发展性教育模式,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危机事件的发生。
在他的带领下,“陶老师”工作站在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积极开拓了“7+1”服务新模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以及咨询服务的师资专业水平。他主持的研究获批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作为市级重点建设智库“南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实施负责人,关心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并为此做出研究与推动,肩负起现阶段沉甸甸的责任。
任其平用他的一举一动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大爱精神,他默默奉献的一举一动感动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正如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孩子们的微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人物心声:人在成长中的内在动力是其生命意识的觉醒。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您的亲切、热情和幽默,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心理上是自由的、安全的,也时常感受到内心的感动和生命的意义。无论教育教学还是心理咨询,我们都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您的真实、真诚和真情。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
吴雨龙:尽一己之力,助梦学子前行
吴雨龙,南京晓庄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级实验师。2018年度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2019年度被评为校“首届最美晓庄班主任”,2020年度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其所带班级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行知班级”、南京市“活力团支部”、省“先进班集体”;班内多名同学获校“优秀学生干部”、南京市“优秀志愿者”、省“优秀干部”等光荣称号。
建立班级学生成长册,细心关爱学生成长
吴雨龙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你们都好”,话虽简单,却饱含了对学生满满的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无小事,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竭尽自己所能去关心班上的每一名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心他们的目标确定和职业生涯规划,关心他们在大学的点滴成长。
在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吴雨龙总是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表,表上包含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主要成员、性格、爱好、主要经历等,表收上来,再结合学生档案将表格完善,便形成了班级学生成长册的雏形。在以后的日子里,吴雨龙细心地收集着每一位同学身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比如学生的奖惩情况、学生的心理动态、学生的班级表现等等,只要与学生成长相关的都记录在册,这样成长册不断完善,到如今已是厚厚的一摞。
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发挥榜样激励力量
“到大学,要确立目标,四年后你准备做什么,继续深造还是工作?”“你现在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你父母,不是为任何人,是为你自己的将来在努力”“不是上了大学就很轻松,如果你轻松了,最后可能毕业都困难”“相同分数进入学校的,为什么四年后有的同学考取研究生,找到满意工作,而有的同学都无法毕业?”“没有目标,浑浑噩噩过四年,你对得起谁?”……吴雨龙关于目标的话语,已经成为了他的口头禅,经常挂在嘴上,也终是慢慢进入了学生心里。
为了激励学生,吴雨龙搜集了学院历年考研学子的光荣榜和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组织学生参加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通过了解校友的励志故事和奋斗精神,鼓励学生向先进、典型看齐,思考未来,反观自身,鼓舞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逐渐的,学生们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班级的班风愈发的积极向上、学风氛围也愈发浓厚。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精准助力学生考研
大二,学院学生进行分流,吴雨龙跟班上学生讲会担任15生科班的班主任,原来班级一大批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物科学,这让他很感动,心里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这些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年级是为考研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吴雨龙了解到班里不少学生都想考研继续深造,他便经常提醒他们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学好英语,积极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同时,他还鼓励班级准备考研的学生加入到学院老师的学术团队中去,通过省、校的大创项目,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为后期考研做准备。四年中,吴雨龙所带班级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三等奖”,江苏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三等奖,江苏省第二届蝴蝶观测大赛特等奖等奖项。
到了大三,同学们为了各自的目标纷纷努力着。吴雨龙整理准备了大量的关于考研、出国、就业等不同方向的材料。给考研的学生讲怎样选择学校,怎样选择专业,怎样去复习专业知识;给出国的学生讲怎样获得国外大学的offer,怎样考雅思;给准备工作的学生讲怎样制作简历,怎样准备面试。他像一位操心的父亲,在他们彷徨时坚定他们的信念,在他们懈怠时给予他们迎头棒喝。
怀爱生之心,守护学生成长;尽一己之力,助梦学子前行。他把对学生的爱灌注在与之相处的四年数千个日夜中,把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服务育人理念切实践行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吴雨龙以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满腔热情,用自己的爱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人物心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情怀,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用自己的真心去关爱学生。
编辑: 纪树霞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