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构建“双循环”格局,迫切需要充分打开包括农村消费在内的内需市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农村消费现状如何?提振农村消费还有哪些短板?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分赴江苏各地乡村进行调查。
从一个样本村看农村消费现状
18日,记者在南京石塘村见到了许红艳。石塘村是一个以旅游为主业的村子,山坳里桃花正艳。2017年至2020年,许红艳被抽中成为石塘村10个调查样本记账户中的一个。
据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综合处介绍,记账户是由国家统计局在全国抽样确定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每天记录一家人的详细收入和支出,并将数据实时上报。
许红艳是80后,在石塘村经营农家乐,家里五口人,3年来,家里最大的支出是每月5000多元的房贷、新房的装修费用以及购买家电、家具的支出。“孩子教育的支出和两辆车的使用费用也是大头。孩子一年培训班的费用大概2万多元,两辆车的维修、保养、保险加油钱一年也要三四万元。”她说,“旅游消费这一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空白项,因为节假日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我们这个村位于苏皖交界,南京周边来的游客比较多。”
32岁的陈思思也是石塘村人,因为觉得之前在外打工的日子太枯燥乏味,决定回村经营民宿,她也是2017年至2020年的记账户。在她看来,买房、女儿的培训费用和车辆费用同样是支出大头。“300多万买了个房,是这两年最大的一笔支出。我们家有3辆车,花销还挺大。我爸做生意,喜欢喝点酒,一个月要花个五六千。我自己主要是化妆品的支出,一年花两三万。”她说。
国家统计局江宁区调查队副队长吴家云告诉记者,“这两个记账户所讲的情况和整个江宁区的农村消费现状是吻合的,当地农民的服务消费占比每年都在提升,教育、汽车、健康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多。”
从一家小店看农村消费之困
20日,记者来到仪征的月塘老街。“兴旺百货”是街上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店铺,一眼望去有上百种商品整齐摆放在四周的货架上。店主人叫汪丽梅,今年50岁,对于她来说,这里是她全部的人生。
“店在,家就在。”当年27岁的汪丽梅随老公来月塘做生意,“那时一个月大约有600元收入,日子渐渐好过了,生下了一儿一女,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很满足了。”2018年,汪丽梅又把隔壁一家不到20平方米的单间也租了下来,作为大件商品的存储仓库。她说,小店能经营到现在,得益于乡里乡亲多年来的照顾。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市走进乡镇,传统零售业渐渐被取代,越来越多的小卖部日渐凋零。汪丽梅的小店也未能幸免。“有一部分老客,为了孩子上学,在城里买了房,平时习惯去超市购物的他们回村里也会选择对面的大超市。”她说,“虽然这两年生意受到影响,但是周边还有很多年纪大的街坊邻居。为了他们,我也要把小店经营好,能干一天是一天。”
记者发现,月塘老街300米距离内就有4家和“兴旺百货”一样的小卖部。“这些店面都是从老街最初建设起一直在经营,但货物不够丰富、进出不畅是突出短板。”仪征市月塘镇山北村党总支副书记余业勇说,下一步,山北村将采用“互联网+三农”的模式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痛点,把小卖部集生产、仓储、配送于一体,帮助村民通过这一平台销售自家的农副产品和购买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下乡”与“进城”双向互动。
从江苏全省情况来看,目前流通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这正是农村消费之困。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将极大地改变流通业的时空格局,要求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跟进。
据省商务厅介绍,围绕落实“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我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八项重点任务”,我省将实施镇村商贸流通提升工程,优化、完善、提升乡镇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推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网络下沉到镇、村,提升农村商贸流通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各类电商服务企业深入农村,整合电商、邮政等物流资源,推动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从一份调查看农村消费潜力
农村消费的潜力有多大?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提供了一份“十三五”数据分析。
以南京为例,“十三五”期间,农村消费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南京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5年的14041元增长至2020年的19421元,年均增速6.7%,增速较城镇居民高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缩小。
二是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指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比重,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十三五”期间,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20年南京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29.9%,较2015年降低0.2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十三五”期间,南京农村居民全年人均教育文娱支出从2015年的2038元增长到2020年的2589元,年均增速4.9%,增速较城镇居民高0.9个百分点。随着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南京农村居民全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2015年的829元增长到2020年的1156元,年均增速6.9%。交通通信消费条件更便利,南京农村居民全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从2015年的2035元增长到2020年的2924元,年均增速7.5%,增速较城镇居民高1.8个百分点。
四是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长。“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南京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从2015年的33.2辆增长到2020年的52辆,增长56.6%。2020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热水器、排油烟机拥有量较2015年分别增长37.9%、12%、31.1%。
从全省情况来看,调查显示,近年农村常住居民和城镇常住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0.78和0.61,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更强,市场需求很大。
确实,这些年,农村消费者对于绿色、智能、健康类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屏幕智能电视、大容量保鲜冰箱、除菌空调、健身器材等产品的销量在农村市场不断走高。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我省网络零售额10678.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网络零售额继续排名全国第五位。其中,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2358.1亿元,同比增长7.6%,居全国第二位。
从“一辆车”看农村消费升级
23日,记者从南京主城区出发,开车前往溧水区东屏镇的长乐村。一路坦途,道路两侧油菜花芳香四溢、景色宜人。
“以前长乐村真是穷山恶水之地,别说开车,走出去都不好走。”在村里的社区中心,记者见到了村民刘超。一年前,他刚刚付完首付,贷款购买了一辆价值30余万元的捷豹汽车,“现在村里的路越修越好,大家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作为年轻人,相比价格,我更在意汽车驾驶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长乐村地处东屏镇西北部,位于美丽的东屏湖和卧龙湖下游,下辖6个自然村,860户,总人口2450人。长乐社区党总支书记邹庆亮介绍,该村人均年收入4万元到15万元不等,目前35%以上的家庭都有小汽车。“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第一条。其次,农民有稳定收入也是关键。”邹庆亮说,收入增加了,消费自然升级。从购车需求的变化就能看出来,以前是实用性为主,现在要求操控性、舒适度、保值率等。在镇上开餐馆的程保玲的一番话,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因为考虑到代步功能和结婚需要,村里车子价格基本在15万元左右,条件好的买30万元的车也比较正常。”
正是看中了溧水的汽车消费潜力,3月初,凯翼汽车溧水店店主谭斌在长乐村附近的汽车商贸城租了一家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店面。“正在装修,预计月底就可以开张,对这边的消费能力抱有很大期望。”谭斌笑着说。
在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消费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汽车消费看农村消费潜力,无疑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传统燃油车,农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也完全不亚于城区居民。“村里已经布局了12个充电桩,为购买、租赁新能源汽车的村民和外来人员服务。”邹庆亮认为,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趋势。
正如十年前家家户户有摩托车一样,如今农村有汽车家庭也越来越多,并且农村汽车消费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待挖掘。但是,采访中,不少车企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下乡仍存在整车成本偏高、后期质保费用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农村消费者需求定位不准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新能源汽车下乡来讲,难就难在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充电不方便,农民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还不够深入了解。”华晨新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院长助理徐志强说,总体而言,农村消费现阶段还相对比较保守,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南通绿通新能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朱杰认为,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大,但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地方促销政策支持,此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关键,“毕竟,后期的车辆保养费用也是农村消费者购车时会重点考量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宋晓华 王建朋 田墨池
编辑: 周莉娜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