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虽已寒冬,但是公园内人气不减,不少市民在此运动锻炼,散步休闲。碧波荡漾的湖面不时有白鹭等鸟类飞过,两厢叠映间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的动人画卷。
眼前的美景让人无法想象,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没有人愿意靠近的烂泥滩。因为附近遍布有农药厂、制药厂、发电厂等多家重污染企业,过去的三湾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是出了名的“人人嫌”。变化,从2014年开始。当年,扬州启动建设占地3800亩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项目,搬迁企业、拆除码头、清理违建,疏浚水系、改造驳岸、修复湿地……一场蝶变,在三湾悄然展开。
如今在景区内,除了有古陶广场、樱花林、听雨榭、凌波桥、津山远眺、剪影桥等景点穿插点缀,还有城市书房、羽毛球场、篮球训练场等可动可静的休闲场所,古典园林的韵味和现代公园的风采在此交融。自2017年开园以来,公园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也经历了“过去想搬走、现在想回来”的转变。
改变还不止于此,就在三湾公园内,造型如同巨船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露出真容,100米高的唐式大运塔也即将拆去围挡。预计明年7月1日,这座最能反映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工程将向世人揭开面纱。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由扬州建设,南京博物院运营,它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览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观众在这里将可以看到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以及运河上的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商业贸易、宗教信仰、饮食风物、戏曲诗词、舟船样式、市井生活,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运河如何与“一带一路”交汇,并专题展示我省组织创作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我们会谨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嘱托,将三湾打造成为城市生活样板区、文化产业集聚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世界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大冲介绍,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力求活态化传承大运河文化,除了在博物馆内开设多种与运河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还将打造占地约503亩的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作为配套工程,“通过打造‘非遗、艺术、剧院、影视、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文化街区,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运河人家’的美好愿景。”
交汇点记者 吴琼 李源/文 蒋文超/图 杨玺/视频
实习生 王安琪
编辑: 林惠虹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