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精准的标记,刻录下江苏司法行政人只争朝夕、为民担当的温度;时间是最好的见证,镌刻着江苏司法行政人不负韶华、不懈奋斗的足迹。
2019年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紧扣“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目标,念好“惠民诀”,按下“快进键”,继续组织实施司法行政10项惠民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法律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等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书写法治惠民新答卷,用看得见的举措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和期盼。
从持续开展“法企同行”活动,到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从深入推进法律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到推动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行政立法;从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到全面推行“公证在线办理”……一项项惠民举措次第兑现,一张张护佑民生的成绩单映入眼帘,成为高位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法治江苏建设成果的生动写照。
惠民无止境,初心要笃行。今天,回望2019年度江苏司法行政十项惠民实事成效,敬请关注。
惠民实事之一
实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在试点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对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二审案件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没有聘请律师的,全部给予法律援助,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法律帮助,充分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有效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惠民答卷:联合出台《关于扩大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范围的通知》,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开展试点工作,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范围内全覆盖。2019年,全省办理通知辩护的法律援助案件达30147件,因刑辩全覆盖试点增加18201件,占比60.4%。建立刑事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切实保障刑事法援案件辩护律师的知情权、阅卷权、会见权、辩论权等执业权利。加强律师指派资源统筹,确保案件通知和案件指派及时高效。指导各地合理确定和及时调整法律援助补贴标准,深化在12个经济欠发达县区购买专职法律援助律师工作。深化服务标准建设应用,组成“刑事法律援助专家律师库”,利用同行评估、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大办案质量监管。
惠民实事之二
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
组织专业律师成立服务团,主动对接经信委、工商联等部门,梳理分析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免费法治体检,出具“体检报告”,帮助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帮助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惠民答卷: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推出18条举措护航民企发展、联合签署《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共同发布《2019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举措》。组织开展“千所帮万企”专项行动,围绕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在全省范围内动员1209家律师事务所,结对服务11689家中小民营企业,组建“民营企业专项法律服务团”,开设民营企业法治大讲堂,按照“共性问题全面反馈、个性问题一企一策”原则分类处理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出具法律意见书或“法治体检报告”7196份,帮助企业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11.69亿元。新增26家民营企业参与公司律师试点,指导公司律师所在单位建立健全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增强民营企业依法治企兴企能力。
惠民实事之三
深入推进法律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聚焦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特别是“病残孤老灾”五类特殊贫困群体和省定重点经济薄弱村,开展精准化法律扶贫。加强法律顾问配备,为贫困人口在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公证办理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在追讨薪资、生产经营方面提供法律帮扶,为扶贫开发项目提供法律体检、法律顾问等个性化服务。开展贫困人口志愿结对帮扶,面向贫困家庭子女开展助学帮扶公益行动。
惠民答卷:以全回访、全跟踪、全评估、提质增效“三全一提”为主线,组织12348法律服务队对2018年已建档和立案办结的34.2万户贫困家庭开展全覆盖跟踪回访;排摸2019年新增法律需求7838个、立案解决6983个;县、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设立低收入群体专门窗口1199个,为31.7万户贫困家庭配备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达34万人次。
组织法律顾问扶贫专家库成员,聚焦各地扶贫开发规模项目、新建项目,对1129个扶贫开发项目进行体检,出具法律意见书3067份,排查法律风险及问题4512个,提出法律建议7098个,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村(社区)行法律扶贫活动8349场次。汇聚多方力量开展对口帮扶,协调落实帮扶项目28个,总投资1390余万元。对特殊人群低收入家庭开展排查摸底,共对4108人开展走访回访1.4万人次,开展特困帮扶0.63万人次。认领结对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人数5.2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4万场次,各类志愿帮扶费用达699万元。
惠民实事之四
打造和培育一批个人调解工作室
充分发挥各地调解能手扎根基层、熟悉民情的优势,积极打造具有业务特点、专业特长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面对面、个性化的调解服务。
惠民答卷:制定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个人调解工作室“百千万”工程的通知》,命名两批56个“江苏省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联合表彰一批驻法院调解工作室。联合制定出台《关于成立专门调解室为退役军人服务的指导意见》。目前,全省共有老兵调解组织811个,设立老兵调解窗口663个,其中以退役军人命名的调解组织467个,由退役军人担任人民调解员5023名。制定《江苏省个人调解工作室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个人调解工作室的规范管理。目前,全省共建有个人调解工作室1431家,覆盖婚姻家庭、物业管理、交通安全、信访处理、外来务工等15个领域。
惠民实事之五
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组织完成证明事项清理工作,选择部分地区和部门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制定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确定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并公开目录。
惠民答卷:印发《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试点工作协调机制。按照便捷高效、风险可控原则,在连云港市、常熟市、常州经济开发区、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分类指导,协调解决信息共享、行政协作及信用监管等共性问题。召开推进会,推动全系统率先通过告知承诺制、信息共享等方式取消不必要的证明事项,扩大行政审批委托办理的范围。组织专家实地检验、研究试点工作情况。
试点期间,坚持“问题、需求、精简”三大导向,梳理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共包含837项证明事项,其中12类为群众关切且高频使用的证明事项。采用告知承诺制申请审批50万余件,申请项目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证考试领域;与以往相比,减少申报证明材料20%以上;在投资经济建设领域,行政效能提升了近30%。经评估,试点单位和地区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办事便捷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惠民实事之六
推广建立律师调解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和实践优势,在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律师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律师协会设立民商事调解中心,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律所设立调解工作室,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人民法院律师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调解工作室免费为当事人提供律师调解服务。
惠民答卷:紧扣“源头治理、预防在前”要求,把律师调解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引导推动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解、重大突发性事件善后处置和涉法涉诉案件信访化解。推动省、市、县法院普遍设立律师工作站,指导省、市律师协会全部成立民商事调解中心,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380余家律师事务所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联合法院建立发布律师调解工作名册,50名律师被确定为省级律师调解员,全省在册律师调解员队伍达3800余名。目前,我省律师调解案件达3.8万件,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列。
惠民实事之七
持续开展“法企同行”活动
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力量,开展“法企同行”活动,编印《企业法律服务指引》,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和培训,解答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法律问题,帮助企业排查风险、审查合同、化解矛盾纠纷等,切实增强法律服务实效,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惠民答卷:组织开展以“防风险、促转型、护发展”为主题的“法企同行·风险防控”专项活动,组建各类法律服务团860余个,走访民营企业2.9万余家,开展送法进民营企业活动620余场次,收集各类法律问题2.8万余个,帮助民营企业实际解决问题3.6万余件。推进企业职工法律援助“名优工程”,切实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化解涉企矛盾纠纷6300余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综合法律服务平台,走访创新要素集中企业2235家,办理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事务1870件。在柬埔寨、阿联酋、俄罗斯、巴西、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推动建立7个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初步形成覆盖“一带一路”主要区域的海外法律服务站点布局,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引领和推动更多的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发展”。
惠民实事之八
支持促进县域律师业发展
采取引导省市大所设立分所、培育发展公职公司律师、政府购买法律援助律师、招募派遣志愿律师、推广建立互联网律所等方式,加快县域律师业发展,充实基层律师服务力量。
惠民答卷:针对部分县域律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县域律师业发展十项重点任务,制定促进县域律师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县域律师业发展的20条措施,指导各地出台相应政策,吸引省、市规模较大的律所到律师资源较少的县域开设分所,推动县域律师事务所建立人才引进和使用良性机制。目前,全省县域基本实现律师人数50人以上,全省近90%县域实现律师占常住人口比率万分之一以上。健全完善苏北五市律师协会与苏南、苏中律师协会之间的互助共建机制,统筹组织苏南苏中88家律所和12个省定贫困县及律师资源缺乏的县(区)律所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组织引导律师志愿者赴省内律师资源不足的县(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帮扶服务。深化“互联网+法律服务”,加快互联网律师事务所建设。
惠民实事之九
全面推行“公证在线办理”
全省推行“公证在线办理”“全程在线”一次性申办出生、亲属关系等66项公证事项。当事人通过“12348江苏法网”“江苏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以及支付宝、微信等平台登录“江苏省在线公证受理平台”,在线完成公证申请。
惠民答卷:在全省107家公证处全面推行“公证在线办理”,出国留学、探亲、旅游、商务考察、定居移民、工作劳务等领域66项公证事项申请、受理、审核、缴费实现“不见面”办理。截至2019年12月,全省公证机构通过“在线公证受理平台”接受网上申请13504件,在线证据存管6675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9%。推广应用“江苏省在线公证受理平台系统”,并嵌入“12348江苏法网”“江苏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在部分设区市的“城市生活”APP嵌入在线公证受理和“公证数据宝”等在线存储服务,通过“互联网+公证”方式,解决当事人“咨询难”“上门难”等问题。优化“公证云数据”服务调查功能,依托系统内数据共享和跨单位数据交互,实现公证遗嘱信息、黑名单信息和民间借贷信息共享查询,与公安、民政、省信用办等系统建立基础信息交互机制,为公证调查工作提供高效核实手段,着力解决“调查难、核对难”等问题。
惠民实事之十
推动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行政立法
践行立法为民理念,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重要领域,推动制定修改《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惠民答卷:一年来,积极推动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行政立法,回应社会关切,破解民生难题,巩固改革成果,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审查修改《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江苏省宗教事务条例》《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江苏省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条例》《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江苏省关于加强小餐饮管理的决定》《江苏省中医药条例》《江苏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的决定》《江苏省种子条例》《江苏省电力条例》《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等14件地方性法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是全国首部调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具有开创意义。目前,《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江苏省宗教事务条例》《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的决定》《江苏省种子条例》等已正式出台。审查修改《江苏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使用规定》《江苏省租赁住房治安管理规定》《江苏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江苏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江苏省地图管理办法》等5件政府规章项目,其中《江苏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使用规定》《江苏省租赁住房治安管理规定》《江苏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江苏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等已正式出台。组织开展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其中废止规章5件,废止规范性文件232件,修改规范性文件36件。
编辑: 刘艳元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