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7月7日-9日,由省人社厅组织的“行走人社 情满民生”新闻媒体基层行活动来到了江苏第二站——常州。采访团走进常州市钟楼区政务服务大厅、永红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以及薛家镇为民服务中心,探访常州人社基层公共服务圈的新格局。
人社服务“不打烊”
“下班后带上身份证操作两分钟不到就打印好了,非常方便!”在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24小时人社自助服务区内,吴先生在“畅通办”自助服务终端领到社保参保证明后禁不住感慨。记者获悉,永红街道7月1日起在为民服务中心启用了24小时人社自助服务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办事人在自助工作台提交办件申请后,到智能文件柜放置申请材料,系统会向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提醒,工作人员上班后取件办理,限时办结后将材料放回智能文件柜,系统向办事人发送短信提醒,办事人自主选择时间取件,办理时间完全自由。
钟楼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马涛介绍,自助服务区提供27项证明打印、9项自助申办服务,涉及了政务服务自助申报以及个人参保、不动产查询、医保消费查询等常用证明打印事项,涵盖人社、民政、计生、城管、等业务。
据了解,永红街道积极探索“免证办”、“自助办”、“代帮办”等服务,加快推进“畅通办”,方便辖区企业群众办事。
快办行动“加速度”
永红街道的“不打烊”服务只是钟楼区将众多人社业务事项打包、流程简化的一个缩影。在钟楼区政务服务大厅,人社服务窗口上的快办地图清晰罗列了各级服务网点的业务范围,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去年,钟楼区被人社部列为江苏省唯一的 “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区级试点。快办行动开展以来,这里的窗口从21个缩减到7个,数量减少了67%,但是群众办事时间却平均缩短50%以上,这正是得益于快办行动所推出的“3个办”,即人社业务打包办、窗口实现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现在,像企业社保、个人社保、灵活就业人员退休、社保卡申领、大学生租房补贴等高频服务事项均可在窗口实现一窗、一次办结。
“以前为公司新员工办理社保要跑三四个窗口,要先取号排队然后分别去不同的窗口办理,现在就很方便了,取一次号、排一次队,所有的流程都可以走完”,常州市华威电子有限公司的人事负责人宋女士向记者表示,“打包办”大大缩短了业务办理的流程,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尤其是对于像他们这样员工较多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服务下沉“零距离”
公共服务如何向基层下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是基层人社部门不可避免的环节。地处常州市新北区“城乡接合部”的薛家镇在在服务细节和专业水平上下功夫,让人社“温度”传导在田野乡间。
在薛家镇为民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大厅共有28个服务窗口,汇集人社、公安、市场监管、公积金等23个条线239项公共服务事项。作为全市第一个挂牌设立阳光社保直办点的乡镇,薛家镇通过“基层直接办、基层受理市级审核、基层收件统一办理”三种模式实现20项市级权限服务在家门口的就近办;针对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薛家镇开通线上“跑腿办”服务模块,推行上门帮办服务,帮助弱势人群办事“一点通”。
目前,薛家镇已完成1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搭建起以镇为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的服务平台,通过推行基层政务服务一站办结、一窗通办、全镇通办的三种机制,努力让老百姓少跑路、就近办,实现“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米”。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细微处,是基层人社部门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第一线,常州积极开辟人社服务新路径,让企业群众真切感受到常州人社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交汇点记者 张琦
编辑: 周莉娜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