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王其标的工作室,他正从身后琳琅满目的香料柜子中取原料,龙脑、加里曼丹、檀香、苍术……将瓶瓶罐罐一字排开后,他开始准备制香。称重、过筛、拌和、摔打……每一个步骤中的精致、专注与仪式感让人心生敬意。
王其标是70后,戴着黑框眼镜,举手投足间满是文人气。作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王其标并非家学渊源。然而,从小生活在扬州,幼时记事起,家人每天晨起清扫、点香的仪式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2003年,王其标偶然接触到了制香,便着了迷。从此十几年,不论冬夏,直到将爱好发展成了毕生的事业。
王其标介绍,古人制香的香料分为单方香和合香。单方香通常是沉香、檀香等,但单方香燃久了,会让人有不适的感觉。所以古人流传下来的,基本是合香,不同的香味就有了不同的香方。他目前研究复原的香方,主要依据明代扬州人周嘉胄所编纂的《香乘》。通过潜心研究,他找回了《香乘》400多个古香方,与扬州有关的20多种文人香的制作方法。
" 常用的制香香料有50多种,每一种都有一个最地道的产地。" 王其标说,扬州并不是香料的产地,为此他们走遍全国寻找各种香料,每一种香料,只有在最好的产地,才能孕育出最佳的香气。
香料选好了,制香的过程也容不得丝毫含糊。" 化香是一种扬州的独特工艺,比如檀香,目前市场上很多是直接切成片直接打粉再进行合香,而我们是切成薄片后,用茶叶水泡三天,把火气去掉,再阴干进行合香。" 在王其标的工作室里,他边为记者演示线香的制作流程,边解释他所总结创制的制香步骤,依方配伍、和香粉、醒香泥、塑形成香、理香、窨藏醇化 …… 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精细。
在研究香方及复原制作的过程中,王其标渐渐发现,扬州在香器制作、制香技艺以及雅集香文化方面资源非常丰富,于是他又将这些整理成了《扬州香事》一书,在工作室开设传统香文化课,推广和宣传扬州香文化。
如今,他的香文化课接受的人群越来越多,不少外地人纷纷慕名前来学习。他也受邀前往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甚至是国外进行多场推广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认识中国的香文化。
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朱璇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朱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