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经济
交汇点讯 “扫出来了!”新沂市高流镇老范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何先生指着村集体资产“图码管控”公示牌中的二维码,高兴地向其他村民介绍道,“这块6亩的桃林,原来是四荒地,现在年租金1000元/亩,到期时间2027年,我们大家都可以用手机扫一扫,相关集体资源资产流转信息清清楚楚,真是公开、透明、方便,让我们老百姓放心,同时也还村干部一个清白。”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妥善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指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部署,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激活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活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沂市创新打造“图码管控”村集体资产资源运行管理新机制,促进农村资产资源全部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切实做到应进必进。
一是资产资源一图清。通过遥感影像+现场测绘制作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地图,即将各类资产资源在地图上定点、定位、定量,明确村集体所有土地、沟渠路堰、四荒地、水面等资源的四至方位、资源现状,摸清村集体建筑物、固定资产、农业设施资产的准确定位,并以GPS形式标记清楚,形成村级资产资源管控地图。各村对照底图进行自查,对资产资源信息逐条核对,制作“一图一表一档案”,明晰各项资产资源。目前,新沂市在“图”中登记集体土地22.8万亩、水面3.1万亩、四旁地4万亩、固定资产9142个。
二是核查结果三库明。各项资产资源核查结果通过公开展示,征求农户意见后最终确认,形成资产库、资源库、合同库三大网络电子信息库。“三库”是在“图码”基础上,清查集体经济组织确认的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公益事业用地等形成资源库;将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能支配使用可产生收益的集体实物资产,以及用于公益事业的集体资产,全部登记形成资产库;以“三资”平台合同台账为基准,对资源库、资产库中所有经营性资源资产全部签订合同,登记形成合同库。
三是数据共享一码通。新沂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通过比对资产资源地图,逐块分析村级进场交易和未进场交易的村级资产资源,督促未进场交易的资产资源尽快进场公开交易,进场交易完成的村级资产资源生成资产资源二维码,进行公示,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村级资产资源的名称、位置、发包出租情况等所有信息。此外,群众也可以通过关注新沂市农业农村局微信公众号,在手机端了解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的现状。另外将村集体资产资源信息与“阳光扶贫+”监管系统相连,既可通过预警提示实现预警监督,也可查看闲置资产资源位置,分析闲置原因进而实现合同倒查。
四是平台分级共监管。充分利用图码管控成果,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站)对照村级资产资源图将所有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特别是公共空间治理出来的资产资源全部组织进场交易。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产权项目承发包、招投标、拍卖等行为,保护村级集体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村级小微工程、资产资源处置等一律开展第三方代理会员服务,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防止集体资产资源流失,实现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新沂市的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促进村集体持续稳定增收。通过图码管控杜绝签订终身合同、长期合同,由市产权交易中心针对不同资产资源,制定最高承包年限。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村集体通过每年收取合理的承包金额保持稳定的集体经营收入,目前全市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42.97万元。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畅通群众资产资源监督渠道。将资产资源编号定名生成二维码,一个资产资源一个二维码,并在田间地头树立公示牌,对资产资源赋予“身份证”式管理。村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获取资产资源的所有信息,着力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与监督权。解决了以往因资产资源管理中账物不清、产权管理不清、成本核算不清、资产折旧不清、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等各类问题。从而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实现全程管控提高监管成效。通过创新村集体“三资”监管模式,推行“一图三库一码”,构建了从实地清查到上线交易再到长效管理的全流程监管工作闭环。充分发挥市、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站)和“三资”管理平台作用,凡产权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项目一律进场交易,形成权属全部“上证”、交易全程“上线”、监管全面“上网”的监管新机制。
通讯员 陈霖
交汇点记者 吴琼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王静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