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持续推进河下非遗小镇创建工作,区发改委专门牵头组织召开了“河下非遗小镇创建任务推进会”,对涉及创建任务的区文广旅游局、楚韵文旅、住建局、城管局、商务局、审批局、人社局等相关单位进行了逐一分工,要求各单位对照任务和时间表,迅速落实,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
据介绍,古镇河下,位于淮安古城西北部,濒临古运河和萧湖,形成于春秋末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历史上重要的漕运关卡、盐业集散地,明清两朝河下出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并“三鼎甲齐全”。2002年7月河下作为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历史街区之一,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评定为首批全国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之一,现已列入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古镇内有河下老街、吴承恩故居、沈坤状元府、梁红玉祠堂、吴鞠通中医馆等10多个景点,2015年10月河下古镇作为周恩来故里景区组成部分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8年1月央视《记住乡愁》播出“隐忍立丈夫——河下镇”。
河下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保护历史街区,现今留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三大类:风土特产类,包括淮扬菜系、文楼蟹黄汤包、鼓楼茶馓、平桥豆腐、淮城蒲菜、宴乐长鱼、花岗旗子、淮安麻花;古医药事业类,包括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吴鞠通创立的“山阳医派”;传统手工技艺类,包括纸扎、柳编、泥艺、根雕、绒花布鞋、摇绳、醉酒、草编等。2019年,淮安区河下非遗小镇申报创建省级特色小镇。2020年8月,淮安区河下非遗小镇正式列入江苏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目前,淮安区正在全力推进河下非遗小镇创建工作。
(孙连洲 沙莎)
编辑: 周正玮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