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以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在师生中掀起了学习热潮。
该校经贸管理学院创新开展红色金融史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会计专业老师朱一鹏在财经法规课堂上开设了红色金融史专题课,与学生们一起探讨“货币的变化”“税制的变迁”等议题,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德馨、文厚、技湛、商慧”的专业文化核心理念有机融合,精心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前沿阵地。
此外,该校信息工程学院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党员陆海澎带领学生共同研发了党史知识学习小程序。小程序设置了四个板块,“百年薪火”板块下设讲述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百年瞬间”栏目、阐述党史知识的“党史百科”栏目、描绘常州辉煌发展史的“常州城史”栏目和由学生代表倾情讲述的党史故事微视频“百年党史百生说”栏目。党史知识竞答板块则推送不同主题的党史知识问答题。“百宝袋”板块的内容由参与者自行上传,分享学习过程中的照片、微视频记录以及心得感悟。参与者在小程序中进行学习、答题、互动的记录,也将保存在相应的板块中方便查阅。自3月以来,已有近百名师生参与小程序试运行,获取了众多反馈和点赞。
一节师生上课的“地铁车厢”,就是一处党史知识课堂。该校轨道交通学院创新打造以党史知识为主题的“地铁专号”,师生们将平时上模拟驾驶实训课程的“地铁车厢”打造成“党史知识主题站”,车厢内挂上了党旗,成为一个创新学习方式的实境课堂,实验实训基地也打造成为“主题站”,使学生们能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重温百年光辉历程,具有特殊的育人意蕴。
该校智能控制学院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师生们利用专业特长,将发光二极管、PLC、单片机等做成“百年风华”等字样。学生储传龙和闫沐霖参加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和机电一体化赛项,获得全省一等奖。他们利用技能特长,在专业老师顾六平的指导下,为学院党史知识竞赛制作了抢答器和竞答软件,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以求最佳的展示效果,将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与电子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相融合,打开了专业学习的新思路。
该校现代装备制造学院,一台3D打印机正在学生们编写的电脑指令下有序工作,一个纸抽盒大小的红色笔筒层层叠加、拔地而起,这是学院实行“党建+技能竞赛”模式的一个真实场景。学生刘纪元、李星衡参加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获得全省一等奖并成功入围全国赛。在备赛之余,师生们自主设计制作了一批3D打印的“百年红”系列文创产品。
该校旅游与烹饪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实训课上茶香四溢,在“点茶体验”实训单元,师生们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2019级酒管班同学们通过学习点茶的发展渊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通过学习点茶用具制作感悟匠心。在点茶过程中,经过注水、调膏、击拂,师生们在点好的茶汤上进行自由创作,写字、作画、漏影,形成了一系列作品,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张明宇同学在反复练习后,写出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字样。
在艺术创意学院“非遗工作室”,师生们将党史知识与金坛刻纸、常州烙画等非遗文创相结合,通过专业的艺术实践加深学习体会。学院专门开设了烙画和刻纸相关课程,已陆续有多批次近百位学生来参与学习和创作,通过开设非遗课程,举办技能比赛等活动,学生们对烙画和刻纸产生浓厚兴趣,《征途》《红岩》《嘉兴南湖红船》等师生原创的主题作品既惟妙惟肖,又意义非凡。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同时注入了学生们的情感与创意,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缪昌武表示,学校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师生“同频共振”,进一步盘活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并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有机融合,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通讯员 毛伯民 沈叶菁
编辑: 于萌萌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