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9月23-25日),系列打卡互动装置一定是最受关注的区域,苏经贸纺艺学院张莉丽、王遥老师团队与最苏州商业平台展开联名合作,为运博会设计系列打卡互动装置(运河藏宝阁、运河之声、互动周边等),给运博会增添了一抹创意之色,区域展位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参与互动,提高了此次运博会整体氛围和人气。
通过设计赋能,三天时间,近10万支师生共同设计精美的盲盒通过运博会走近市民,运河藏宝阁累计兑换各类礼品和参与互动达20余万人次,这也给了师生非常大的信心。经贸团队与最苏州的此次合作的基于一个良好的契机,最苏州营销策略副总蒋小健为苏经贸2006装潢31毕业生,在毕业的十余年间一直深耕会展、营销策划方面的工作,同时关心学院的发展。最苏州希望学院能带来好的设计思路,作为毕业生蒋小健希望能反哺学院发展;学院希望通过433成才工程助力学生发展,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壁垒,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成才成长,两方不谋而合。
苏经贸教师与最苏州营销策略副总蒋小健补给站现场图
盲盒墙
迅速组建团队,开始了方案的设计,教师和学生专业跨界融合,吸纳环艺、平面专长学生,融合商业展示课程,产品包装课程,VI视觉设计等课程。期间受制于疫情等要素的影响,展会和设计也经历了一些磨合,最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所有任务,包含互动装置展位的空间设计,系列周边设计(志愿者文化衫、运河十景徽章、公益广告及各类兑奖抽奖奖券、互动道具,宣传资料)和物料设计等内容。设计的过程也是良好的思政教育,学生在展会设计中不断学习苏州地域文化,并转化为国潮文化,用数字新媒体用设计赋能。转化角色,自我突破,从会展的简单受信者转变为了传信者。在学生成才的同时,教师也通过合作实现了成人师的诉求。
国潮补给站打卡点效果图
由苏州经贸学院联合最苏州平台为运河精品展设计定制的国潮补给站,古朴而不失时尚,颜色明亮、元素新颖,得到了苏州市文广旅局的高度认可。为运博会设计定制运河十景徽章,所有画面均为手绘原创,画风柔美、样式新颖。学校张莉丽老师表示:“此次课题的对接得益于与“最苏州”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活动围绕运博会营销互动需求设立真实教学项目,围绕产业办学才能做到真正的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希望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不断成长、积累经验,人人出彩。”学生李博雅表示:“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了解了行业的新发展、新思路、新材料、新工艺,新文化,认识到展会的周期性特点,不断适应多变化、高强度的市场需求,我对这个行业更有兴趣了。”
各类周边物料设计图稿
据悉,后期苏经贸还将与最苏州平台开展进一步合作,就艺术系毕业生实习接收、紫金奖校企合作、扬州旅游宣传营销计划等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王遥)
编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