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分金井,丹砂布玉田。古今人易老,片月下长川。”这是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溧水区晶桥镇时留下的赞美诗篇。如今,这里已是一座田园小镇,青山绿水,白鹭翩飞;这里已是一座康养小镇,康养产业蓬勃发展,游客纷至沓来;这里已是一座运动小镇,马拉松、山地自行车、BMW越野摩托车等赛事精彩纷呈;这里已是一座幸福小镇,每天夜幕降临,体育公园里、健身广场上,处处舞动起欢快的舞蹈。9月10日,晶桥镇创建晶桥镇国家卫生镇顺利通过“国考”,为晶桥镇健康产业的加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今年以来,晶桥镇党委政府把把创建国家卫生镇作为关乎民生福祉、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坚持“为发展而创、为人民而创”的工作定位,着力为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优良的生态本底,为人民美好生活创建优良的人居环境,着眼常态长效,广泛发动群众,形成人人关心创卫、户户支持创卫、全镇参与创卫的良好格局。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对照评审指标,瞄准薄弱环节和关键堵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采取超常规措施攻坚克难,推动城乡面貌发展根本性变化。
今年以来,晶桥镇加大投入实施晶桥集镇特色化改造,新建体育公园对外开放,完成商贸综合体主体工程、推进农贸市场异地新建,编制清水通道方案,着力打造健康城镇。大力度推进杭村集镇改造提升,杭村集镇面貌实现了大变样。以斗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园区整治提升,按照溧水区委区政府转型发展的部署要求,今年用三个月时间完成工业园区企业退出,同步推进园区治理、生态修复。
今年晶桥镇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镇党委政府深入思考、系统谋划、集成创新,探索出了一条以村口塘口门口、洁化绿化美化“三口三化”为重点,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全程参与共建共享、乡贤助力、村综合社发挥作用,以“小支点”撬动村居环境大变样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铺开了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江南乡村美丽画卷。晶桥镇还充分发挥妇女在环境整治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清洁庭院”、“美丽庭院”评选,构建长效管护机制。晶桥镇还发挥市场力量,将全镇卫生保洁服务外包,促进卫生保洁社会化服务,推动人居环境实现长效管理。
今年以来,晶桥镇把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明确中央绿带和中医药科技研发区、中医药科普教育区、中医药康复养生区、中医药健康管理区、中医药旅游体验区“一带五区”功能布局,引领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民革中央康养产业实践基地的金字招牌,聘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现景观设计院院长领衔编制晶桥中国中医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引进定标性项目,上海绿地集团康养小镇项目签订框架协议,积极引进中山国医大学、国医馆、上海药材、贵州药材、中经堂等高端中医药资源,打造中国中医药康养示范区。
同时,健康运动、乡村旅游成为区域热点。目前,晶桥镇望悠谷-水晶旅游片区、枫香岭-石山下旅游片区形成较大影响力,石山下创成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今年以来接待游客30万人次。望悠谷-水晶片区唐家庵花迹酒店6月份开村,全国首个虫子谷自然艺术基地即将开工建设;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水晶现代渔业基地一期成品蟹养殖、蟹苗繁育项目已经建成。望悠谷-水晶片区的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特色民宿、特色水产成为南京周边的新亮点。石山下-枫香岭片区全国规模最大的供销主题博物馆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竹上云想旅游度假区对外营业,BMW越野公园户外运动场正式建成,引进总投资3.5亿元的太阳庄猎狐运动基地。目前,枫香岭-石山下片区环境系统提升,业态不断丰富,石山下村被评为南京市民宿示范村,正在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创建国家卫生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晶桥镇将坚持高起点推进融合健康生活配套、健康产业集聚、健康环境提升于一体的集镇核、特色块、全域美的建设,大力实施“健康+”战略,推动健康与农业、食品、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全力打造民革中央康养产业实践基地、江苏省健康产业集聚区,更好地造福晶桥人民。张福敏
编辑: 刘翔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