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12月21日,农历冬至日,淮阴师范学院举行周本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国内国外,线上线下,专家学者校友以及周本淳先生的亲属齐聚一堂,怀着崇敬,带着哀思,隆重纪念著名古典文献整理专家、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周本淳先生诞辰100周年,缅怀周老躬耕学术、献身教育的一生。
周本淳先生治学宗章黄学派,在古籍整理、古典诗学研究、旧体诗词创作等方面用力尤勤,造诣精深,校订整理了《诗话总龟》《小仓山房诗文集》《震川先生集》等10余种古籍,出版了《读常见书札记》《诗词蒙语》《考辨评论与鉴赏》《蹇斋诗录》等专著和诗文集多部,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曾任淮阴师范学院原中文系教授,原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原政协淮阴市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席。
纪念会上,举行了《周本淳集》《周本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集》首发式。周本淳先生学问渊博,读书、教书之余,笔耕不辍,身后留下大量学术成果。周本淳先生长子、旅日学者周先民将这些成果结集,近日《周本淳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面世。周先民通过视频连线,介绍两部文集的编纂缘起,并对淮阴师范学院举行周本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表示感谢。中华书局总编周绚隆以视频的形式回顾了《周本淳集》前期编纂的经过,在他反复沟通商议后确定了文集编纂的体例和原则。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葛云波线上发言,他描述了自己在编审《周本淳集》过程中的感悟以及书籍的价值和意义。江苏古代文学学会会长许结在发言中,谈到了自己父亲和周本淳先生的唱和诗歌,以“希贤风范在,淮上岂伊遥”一首感赋短律表达了对周老的怀念之情。
纪念会还举行了“本淳奖学金”增资仪式。“本淳奖学金”原为周本淳先生子女为完成父亲遗愿而捐资创设,最早设立于2004年。当年,周先民先生捐资10万,在当时的淮师中文系设立了“本淳奖学金”。十多年来,“本淳奖学金”先后资助了二十多名贫困有志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实现人生梦想。为进一步缅怀周老对学校教育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文学院与周本淳先生子女共同倡议,周先生的学生、淮师校友及社会各界又一次为“本淳奖学金”慷慨解囊,添薪加火,发起各类捐赠70余笔,捐赠金额达50.5万元,“本淳奖学金”本金增加到60万元。本轮增资结束后,学校将“本淳奖学金”设为校级永久性留本基金,每年以基金收益作为“本淳奖学金”奖励学生。同时起草制订《淮阴师范学院“本淳奖学金”评选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本淳奖学金”的评审和本金管理。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周本淳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学者们撑起了淮师的脊梁,他们是淮师的骄傲,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骄傲。周本淳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淮师人将继承先贤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品格,精研学术,教书育人,为把淮阴师范学院办成国内知名、区域领先的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专家访谈:
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导莫砺锋:
这是一场致敬之旅
南京大学文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一直联系密切,我本人也多次来参加学术交流,但这一次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一场致敬之旅。作为学术界的后辈和同行,来到淮师这所曾经走出于北山、周本淳、萧兵等学术大家的学校,在现场和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以及淮阴师院的师生共同感受周本淳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品格,比在南京读他的书更加亲切生动。
周先生是淮阴师院已故老教授,他在文史研究、古籍整理与考据方面的学术成果和水平,以及老先生对学术执着的贡献精神是非常令人敬佩。先生最大的贡献是在淮师培养了很多弟子,并且用他的学术著作影响了很多其他地方的学生。这次出版的《周本淳集》是他一生学术成果的总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先辈们的著述和作品是他们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周本淳先生从事的古代文史研究与教学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教育学生,培养新一代的古典文史研究者,另一方面通过整理研究将古代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到全社会,使社会上更多人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这超出了大学教学本身的意义。
中国韵文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钟振振:
学术需要工匠精神
初见周本淳先生,是在1965年前后,当时在南京教师进修学校任教的先生为我们中学生上了一次公开课,有幸被先生第一个点名回答问题,非常兴奋。1979年考上研究生及后来走上学术道路之后,与先生的交往渐渐多了。先生对后辈非常亲热,常常就学习问题侃侃而谈,非常具体细致地与后辈交流。
来参加纪念会,仿佛又重温了当年的教导。周先生所流传下来的,不仅仅是他的学术成果,更是他的治学精神。我们在这里纪念周本淳先生,是非常具有典范意义的。一方面是周本淳先生的治学精神及其学术成果堪称典范,后来的古籍整理及诗词语言研究工作基本是步着周先生的后尘前进的,另一方面,周本淳先生,以及宋代文学研究专家于北山、楚辞研究专家萧兵等专家,都曾在淮阴师院这一方天地塑造了属于他们的神话,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院校虽然在很多条件上无法与名牌大学比拟,但在学术传承与发展中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为学者,我们需要学习周先生严谨的、不急不躁的治学态度,历经坎坷始终坚守的工匠精神。治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学术积累是一场马拉松,谁能在学术研究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外部条件固然有影响,但最重要的是治学者的努力和耐力。
中国赋学会会长,江苏古代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导许结:
纪念天真烂漫的诗心
参加周本淳先生的纪念活动,致敬先贤,不仅是学习先生的人格品质、治学精神,以及教学育人的仁爱奉献,也是学习他的天真烂漫的诗心。
周先生生于安徽合肥西乡的一个耕读世家,与桐城许氏家族是世交。我的父亲许永璋先生(字允臧,号我我主人,著名学者、唐诗研究专家、诗人)与周先生交往至深,常有唱和诗词来往。这些诗词因是朋友间的酬唱、赠答,因而更具生活情趣。比如父亲在《答周本淳校长四章并序》中写道:本淳兄近以西湖杂诗见示,颇有感于手撕狗肉、草堂联语、升庵伉俪及归拜慈亲四事,因成四绝句以报。其中“干卿底事说升庵,帐里温寒未易参。逗得老鳏仰天笑,诗人总带几分憨。”等诗句,生动地记录着传统文人以诗会友的精神传统,以及不论生活境遇如何,永葆诗心诗情的率真。
为纪念先生,特创作“周本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感赋短律:
每过金陵境,吟声破寂寥。
诗心存旧梦,徳教育新苗。
百岁蓬瀛远,千秋海岳招。
希贤风范在,淮上岂伊遥。
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骆冬青:
寻找精神共通的密码
周本淳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时代,变幻莫测的风云与周先生的人生拧结在一起,给人留下了深长的意味和不尽的想象空间。在历经磨难的生命里程中,先生一直保持着对学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是非常值得今天的我们来思考和学习的。
上世纪80年代在淮阴师院读书的时候,听说过许多关于周先生的“传说”。比如他曾指出钱钟书先生书中的疏漏,提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并非首创,而是对晋宋间已有熟语的沿用等等。对他来说,学问是天下之公器,不应有权威、地位的界限。
读周本淳先生的作品,尤其是诗词,可以深刻感受到他豁达诗意的生活情趣。这源于他不管境遇如何始终坚持读书,从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使生命更具韧性,精神世界更加丰厚。在短视频、百度以及各种各样信息充斥生活的当下,前辈学人所处的文化情境虽然不可复制,但人在任何境遇下都需要精神支柱,来支撑自己保持着奋发向上的精气神,这是人文学科最可贵的地方,也是超越时代而共通的。
(李蓉、姜晴、管婷婷 )
编辑: 李嘉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