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成长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思想强素质促发展建新功’这一主题,提高政治站位、放大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开创出适合学校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局面。”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培君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层干部学习研讨班上表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常熟理工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将主题教育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学校党委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通始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谋划、压实责任,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
主题突出全面学,学校党委统筹推进、二级党组织同期展开,师生党员积极响应。4月26日至5月17日,学校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对标对表学,围绕“以学铸魂践忠诚、以学增智强本领、以学正风守清廉、以学促干建新功”四个方面开展专题研讨。全校二级党委组成18个读书班,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学习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形式多样创新学,主题教育理论学习采取著作研读、沉浸式学习、辅导讲座、研讨交流、读书会、学习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充分运用学校宣传栏、电子屏、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丰富学习途径,增强学习实效。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以高质量理论学习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联系实际深入学,学校主题教育坚持联系实际学,学理论、学方法、学思维,借经验、找启示、促提升。常熟理工学院立足地方实际,学习苏州“三大法宝”,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实地见学“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学习其他高校高质量考核经验,提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创新举措,融合校地、校企、学科、党建等实际,强化理论学习的深度,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研以致用,做实调查研究
多措并举走基层,围绕“三进三解”常熟理工学院党员干部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调研,通过走访、座谈、网络征集意见等方式,广泛深入了解师生意见,紧扣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出实事清单,从中梳理遴选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惠及广大师生员工的28项校级层面和15项院级层面的项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采取“一线工作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师生,问计于师生、问计于实践,开展调研69次。采取整体分析和典型解剖相结合、传统手段和现代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真调研、真研究、真落实。
聚焦发展解难题,校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工,确定调研题目,对涉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关键举措,常委会逐一过堂,集体会诊。学校领导干部立足职能职责,聚焦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影响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教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梳理确定了“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基础绩效增核新政下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修订工作”“完善校内综合考核体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等12个方面131项调研课题。调研课题聚焦学校发展实际问题、瓶颈问题,聚焦学生就业和成长发展,重点围绕师生关切关注的教学、科研、人事政策,完善保障及激励、待遇增长机制、保障水平等方面展开。
为民办事见实效,常熟理工学院在主题教育中结合调研抓落实,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建立健全师生沟通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师生制度,解决师生关切利益诉求。通过常态化院长会议、校领导师生接待日、我与书记校长面对面、师生零距离、后勤管理十大实事等“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实施,“点对点”深入走访、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122条,“实打实”解决会议管理、运动场灯光、公共设施老化等具体问题106条,构建“反映、沟通、反馈、评价、监督”五级闭环管理机制,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干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
学科引领谋发展,结合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大战略,学校确立了学科龙头地位,在主题教育中针对学科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深刻剖析,实事求是,强弱项补短板。加强顶层设计分层分类,实施专门行动计划,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文件,建立量化考核机制、职称分类评审机制,加强学科人才团队建设,持续提升学科引领力。近期,学校遴选出10个高原(培育)学科,以成果为导向,加强过程管理,并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专门设置交叉学科系列。7月,学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人才强校担使命,人才强校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学校根据学科专业总体布局,科学规划、按需引进,严把师德师风关,重把引才质量关。稳步扩大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效益,持续深化师资队伍发展力。不断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学校新增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再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第九届“互联网+”大赛江苏省赛中斩获5个一等奖;在“挑战杯”江苏省赛中荣获两项特等奖,首捧“优胜杯”;多名教师在第二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中获个人全能奖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
融合发展聚合力,常熟理工学院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校地校产校企融合,大力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坚持开放融合,提升合作交流水平,全面增强协同创新之力,奋力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市共建,深化校地合作,强化资源共享,扎根苏州、深耕常熟,切实履行好属地办学义务,切实发挥好地方大学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近日,2023年苏州市汽车产教融合发展大会暨苏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教融合联合体成立仪式在学校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园被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苏州市A级创业孵化基地”,取得参评以来的新突破,将成为紧扣行业需求,融合地方资源,全面服务校地高质量发展、培养双创人才的实践宝地和人才高地。
“我们必须要肯干事,做到敢干、善干、苦干。必须要走在前列,勇于作先锋、当表率。必须要强化学习意识,克服本领恐慌。必须要统筹兼顾,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谱写常熟理工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王培君说。
通讯员 严妍
编辑: 季燃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