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发布仪式在苏州高新区举行。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领衔创作的苏绣作品《初心盛放》封针,并以中共江苏省委的名义敬赠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中共一大纪念馆。
当蒙布掀开,长4米、高2.6米的《初心盛放》在阳光下露出真容,现场发出一片惊叹声——每一朵玉兰花不仅是立体的,而且仿佛在发光,它以令人惊艳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们看到了更现代、纯原创、最苏绣的艺术作品,百名苏绣大师、绣娘及党员一年半的集体创作实现了一次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设计引领,绣出“白玉兰盛放的地方”
《初心盛放》是一件巨幅作品,上海市花白玉兰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几百朵花儿开得热热闹闹,寓意百年大党的蓬勃生机。金色阳光的照耀下,重重叠叠的花瓣纯洁无暇,寓意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金色的阳光不仅“点亮”了朵朵白玉兰,而且为整座城市镀上了金色的光芒,逆光中的城市隐去了众多细节,只留下中共一大旧址和陆家嘴现代建筑群朦胧的剪影,却表现了这座城市百年来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前景极为写实,远景极为写意,花瓣轻盈而明亮,城市深沉而厚重,整个画面抓住了光影变幻流动的瞬间,是真实世界中的幻影,也是想象世界中的真实,它不属于绘画和摄影,彰显着苏绣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这些年来,我心心念念要在建党百年的时候,用苏绣作品创作一幅主旋律作品。”姚建萍告诉记者,“接到创作邀约后,团队光是设计画面就花了整整一年,如何用最适合苏绣的构图来表现建党百年这个大主题,是巨大的挑战。”
以古老的苏绣艺术进行重大主题创作,是姚建萍团队多年的努力方向,那么,此次创作如何实现新的突破,实现苏绣创新的一次飞跃?
技艺为思想服务,设计引领成为此次创新的底层逻辑。设计师李文博表示,画面创意经历过多个版本,从红船、伟人群像、山水乃至外滩建筑,大大小小做了几十稿,最终被团队一一自我否决,原因只有一个:原创性不够。那些画面其他艺术门类都表达过,他们要找的是一种现代、新颖、时尚,而且是最适合苏绣的构图。在艰难的困惑期和迷茫期,设计工作不得不暂停一段时间。
最终,在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陈项目总设计师胡晓云的碰撞中,设计方案选定了上海的市花白玉兰,植物中少有的枝杈和花朵全部向上生长的品种,其高洁品质与蓬勃向上的姿态与初心之地十分契合。画面背景色经历了蓝、绿两种选择后,最终确定为朝阳的金色,暗合百年光辉历程。
“画面中几百朵白玉兰各具风姿,非常考验设计能力。”李文博说,为此设计团队经常到附近的玉兰林里写生、拍照、观察,并且摘下玉兰花,在摄影棚里打逆光观察光影效果,他自己还在院子里种了一棵玉兰树,只为了能随时观察它的枝条和花朵。
绣随时代,百变针法绣的是花更是光
光影流动变幻的艺术效果,是《初心盛放》对苏绣最大的创新。
同样是纯白的花朵,每朵花瓣上都有不同的色彩在渐变,呈现出自然界光影最细微的变化。就像西方印象派画家们用画笔捕捉光的瞬间,百位绣娘以百变针法绣出了超自然的真实,与其说她们在绣花,不如说她们在绣光。
然而用针线捕捉最细微的光影变化,比印象派绘画难得太多。油画调配出一种颜色很简单,但苏绣完全不同,它的色彩是不同颜色丝线相互映衬的结果。
正是这样的细节,让姚建萍团队经历了“至暗时刻”。阳光透过白玉兰,会在花瓣边缘呈现出若有若无的蓝色,这种蓝色只有通过紫色丝线才能实现。然而紫色分青紫、蓝紫、灰紫、红紫等不同类型,一根丝线可以分为两股、四股、八股,最多可分成64股,如果再加上针脚的排列不同,会有几何级增长的组合,哪一种才是最佳选择?
只能做实验,而实验的效果需要一位绣娘绣上一天。
“可是无论怎么尝试,花瓣都显得发灰、发脏,没有鲜花的柔嫩、江南的雅致。”姚建萍回忆说,“有一段时间,上百人各自试绣了一天,到了傍晚6点大家互相看看都不说话,找不到想要的效果。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位学生穿了紫色和粉色的衣服,这才恍然大悟,要用粉紫色!”
除了色法创新赋予画面光影效果之外,针法创新让《初心盛放》呈现出三维立体效果。姚建萍独创的融针绣以“针融百家,艺开新境”的理念实现了艺术效果的新突破。此次创作综合运用丝缕、韵光、行针、粗细、平针、乱针、打籽和垫绣等多种技法,让数百朵白玉兰花之间有了繁复但清晰的层次,实现了苏绣表现重大主题的突破。
姚建萍说:“耍了千年的绣花针要实现当代化表达太难了。正是看到行业内普遍把照片、油画、工笔画做成刺绣,深感没有原创就不能称之为独立艺术门类,我从2000年起就下定决心探索‘绣随时代’。”
从那里起,她创作的《世纪和平——百鸽图》《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海纳百川》《丝绸之路》系列、《锦绣山河》等经典之作或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艺术殿堂收藏,或被陈列于中南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迎宾厅等地,在这些创新的基础上,《初心盛放》又实现了苏绣立体化、光影化的突破,在时代表达上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团队协作,像交响乐团那样飞针走线
《初心盛放》的工作量有多大?姚建萍团队作了统计,一朵白玉兰花一个人要绣20天,整个作品总共绣了14亿针,如果由姚建萍一个人绣,苦干10年也完不成。
解决不了团队协作问题,苏绣就无法承担大型主题创作的使命。
而团队协作最大的问题在于,连一根线都要劈成64份的精细艺术,如何做到经百手而如一人?
《初心盛放》对此实现了一个新突破。138朵完整的白玉兰花,每朵都编了号,横竖各跨多少根丝线都经过严格的计算,再分配给刺绣高手们一人一朵地绣。花儿绣好后如何归位?绣娘们在长4米、高2.6米的绣幅上挖掉相应位置,再把花儿补缀得天衣无缝,这是一个被交付时间逼得急中生智的办法,也是对团队能力的极大考验,因为每个人在绣自己那朵花时都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每朵花儿在空间层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作品。
姚建萍把这种协作比喻成交响乐团,每个乐手都专属自己的乐谱,而不知道别人的乐谱,但是经过指挥棒的调度,最终共同奏出优美的乐章。
半年内绣出如此巨制,姚建萍带领百位绣娘加班加点,钢制的绣绷前基本24小时不离开人。在设计团队和刺绣团队中,就包括姚建萍的两个女儿姚兰和姚卓,姚兰取得清华美院和苏富比艺术学院双硕士学位后,回到苏州从事苏绣,留学美国多年的姚卓毅然回国全程参与《初心盛放》创作,在她们看来,去革命遗址采风和参与刺绣本身就是一次珍贵的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的沉浸式体验。姚建萍的学生姚悦华组建的后勤团队也为创作团队提供了充分保障,一方面安排车辆接送绣娘,一方面聘请大学生为绣娘们的孩子辅导功课,团队每位成员都明白这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在绣室里拉了横幅:“千针万线绣忠诚,攻克难关创巨作。”
正是有了20年锻炼出来的精英团队,《初心盛放》才一针一线绣出了玉兰花盛放的地方,“在这样的重大节点上,苏绣不能缺位。”姚建萍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建国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等重大活动和庆典上,苏绣都亮出了精彩的作品,如今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应该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完成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创新。”
“绣随时代”永远没有尽头,在《初心盛放》封针之际,其“姐妹篇”作品《百年风华》正式起针,这幅作品以苏州地区文化符号为主题元素,融合春日海棠盛开的蓬勃景象,描绘百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苏州保护传承千年文脉,谱写时代新篇的世纪征程与时代风貌。该作品将由苏州首个党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苏州市党性实训基地在建)收藏并陈列展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编辑: 陈洁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不忘初心哈
历史之传承诚意静心才能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