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人文周刊(220期)
【记录】
【文脉】
放下手机,回到生活中的社交现场
能不能有个地方,让年轻人放下手机,面对面跟人聊天?
在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天隆寺站附近,有一个6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去年11月,一位叫大胖的90后小伙,在这里开了家“社交小屋”。很多年轻人纷纷走进这里,寻求与他人更多的连接,也留下了自己的故事。
一场疫情,让“日常”的力量、线下的温度更多被看见。“困”在手机里的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走进社交小屋、兴趣俱乐部、家门口的菜市场……他们的社交也从线上的虚拟人设变得更为立体、鲜活。
“社交小屋”为何吸引年轻人
南京一家医院肿瘤科的刘护士前几日走进了“大胖的社交小屋”。她说,她内心的压力很大,一方面每天要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和家属的痛楚,另一方面自己不懂得如何和同事相处。“我最大的问题,是身边缺少朋友,能和我一起对抗这些压力。”于是她来到这里。
再之前,还有一位患了甲状腺癌的女孩小赵,来大胖的小屋分享了她人生偶然的变故。一次常规的体检,她竟然查出了甲状腺癌,父母都在外地,身边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她来到“大胖的社交小屋”,坦露了自己的病痛。她说,“告诉别人其实也是在告诉自己。”
大胖告诉记者,光顾社交小屋的人,有大学教授、985高校学生、科研人员、火车司机,综艺节目导演、法律工作者,还有理发店的小哥、工地民工,年轻人中以90后、00后较多,男女比例基本在1:2。
为什么想到要开一个社交小屋?大胖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做过一个青年社群,“那时候就觉得外地来的年轻人比较孤独。每天除了工作,现实中的朋友不多,网上交友也不靠谱,就想有个地方让大家可以思想交流。”大胖去丽江开过客栈,在拉萨追逐过梦想,后来在南京一家金融企业做管理工作。去年他在南京开了这间社交小店,“网上发起的活动大多数是泛社交活动,大家加加微信就算了,精神层面的交流很少。我觉得应该搭建一个安全环境下认识新朋友的窗口,类似于‘超级碰面站’的概念,大家随时可以过来,认识各行各业的新朋友。”
为了让陌生人尽快熟络起来,小屋里会有各种主题的“破冰”活动,包括体验盲盒式交友、解忧杂货铺、青年创业者联盟、小众文化讨论等。可以说说你在疫情期间的感受,也会通过每个人给予家庭、婚姻、健康、自由的人生排序,来找到三观一致的人。
“对年轻人来说,现实中的朋友太重要了,他们需要打开自己。我发现,很多00后最大的困局是,将自己困在手机里,现实生活中根本不知道怎么去交朋友。他们在网上的一些喜好只是为了获得一种群体认可。”大胖说。
IT行业从业者费童是90后,也是小屋的造访者。让他印象最深的主题活动是“每天认识新朋友,看看别人的世界”。他告诉记者,活动中,每个参与者,不管是羞涩的人,勇敢的人,都会坦诚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感状态。他认为这样的活动很好,让自己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勇敢地去表达,“通过认识新朋友,看到更大的世界,也认识自己。”
当年轻人走出小屋后,会有什么收获?大胖说,“我只是做了这样一个空间,传递了一种理念,把大家聚在一起,真正的价值不是我给予的,而是他们互相赋予的。”
置身其中,大胖坦言自己是快乐的。不仅一下子多认识了几百个朋友,在对话中感受到每个人身上新鲜的活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别人找到朋友、找到快乐。“很多人在聊天中发现,自己的一些疑惑,在别人那里根本就不是事。换一个角度,原本的困惑就会豁然开朗。”
“人是需要面对面交流的,就好比网恋,聊得再多,也不如线下感受一下对方的气质、形态以及说话的方式、为人的态度,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见光死呢?”大胖想把小屋打造成一个青年社交平台,让年轻人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去认识新朋友,通过一个个故事对世界与生活产生新的理解。
户外行走,留住身边的美好
很多父母感慨,现在的90后、00后不会社交,他们在网上一个个铜牙铁嘴,回到现实生活中,连基本的待人接物都不会。社会学家统称他们为“宅一代”。
但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宅一代”有了令人可喜的另一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从线上走到线下,走进生活。
“感受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让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明城墙………”“探趣金陵”推送的五一假期众多活动,在半小时内被秒光。
1993年出生的活动主理人陈晓倩告诉记者,从2018年至今,四年里他们陆续组织了多场“城市印象”系列活动。紫金山野道爬山活动、同游四方美术馆、打卡石臼湖日落美景、领略河西滨江的时代风光……活动领队之一的毛志超每次将活动的视频和图文在小红书上发布,底下是一片“求加入”的留言。
“我的‘社恐’大概是被爱玩的朋友们治好的。”1993年出生的李子茉在南京一家公司从事企划工作,曾经的她业余时间就是刷手机、追剧,尤其当周边朋友纷纷成家立业后,甚至约不上人一起吃火锅。
从第一次被拉去玩剧本杀,第一次参加车友会活动,第一次户外行走……她体验到了走出去的快乐和人生的饱满。
李子茉说,自己并不擅长运动,户外行走适合她这种没什么运动基础的小白。“就算是一群不认识的人,一场几小时的徒步下来,有了运动量,又见识到了平日里根本不会去看的城市风景,最后又能在不尴尬的气氛里交到新朋友。可以说,户外行走是年轻人发现周边有趣灵魂和城市温度的最好方式。”
陈晓倩告诉记者,打造“探趣金陵”这个18-38岁青年兴趣社区俱乐部,原因就在于她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既不想动,内心又渴望认识人”。她想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深挖,带着年轻人一起去探寻南京的人文历史、网红景点、艺术展览、地理风貌等“身边的美好”。
从2018年至今,陈晓倩已经有16个500人的微信大群,而活动的频次,也从双休日延伸到工作日的晚上,没有疫情的时候,一周差不多能做14场活动。
让她最意外的是,很多年轻人居然不知道怎么玩。
一个90后研究员,一个月之内报名了他们组织的10场活动,“可是见了面才知道,他是个超级内向的人,完全不善交流”。通过长期观察,陈晓倩发现,网上越是活跃的人,生活中很可能越沉默。
有时候报名20个人就有20个职业,程序员最多,有人说自己来南京十几年了,都不知道附近有什么好玩的。而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有的当起了领队,“太锻炼人了,一个活动成不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你带人玩了哪些地方,而是行走中的氛围怎么样,这都需要领队去带动和营造。我们两个领队都是外地人,他们的婚礼是在我们这些线下好友的见证下举行的,他们说,那一刻感觉自己才在这座城市真正生了根。”
对于那些仍沉湎于网络生活的年轻人,陈晓倩说:线下永远有你想象不到的精彩。
去发现那些“了不起的附近”
社交媒体上,也留下了不少年轻人思考的足迹——
“很久之前,把时间花在虚拟世界和网友聊天。然后被点醒,要多和家人、朋友相处,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
“最近我发现在网上冲浪、看别人的生活容易让人焦虑,而线下跟朋友相处反而更踏实、更真实。”
“线上社交比较类型化,同一个圈里话题枯竭,越雷同就越容易极端……”
在“小宇宙”APP上,“周周的笔记”更新了一期名为“拥抱线下生活”的播客,详细讲述了自己把社交媒体全部卸载掉后的快乐。“既没有了小红书的短视频、短内容的侵扰,也没有淘宝给我推送a裙子、b裤子、c鞋子,没有那么多眼花缭乱的东西,瞬间觉得我的生活有一点点回归到本真的状态,没有了这么多的媒介和这么大一片网络空间,但是我觉得我的现实生活变得更饱满更充盈了。”
为什么年轻人要从云端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大众传播有个概念叫“沉默的螺旋”,就是说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去,这类观点就会更多地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很少有人理会甚至遭到别人攻击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当大多数个人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孤立时,网上社交只会越来越窄化。”南京一所四星高中的80后教师聂伟担忧地说。
以前你住在一个社区里面,你自然会知道隔几个街道有一个果蔬市场,转几个巷子会藏着哪个好吃的苍蝇馆子,而现在依靠技术,就有了一步到位、高度便捷的指引。那么我们怎么找回逐渐消失的“附近”呢?
南京大学在读博士武科科没想到,有一天她竟然在手机里找到了答案。
家住雨花区梅山街道的武科科,平时和家附近的人几乎没有交集,“我不知道身边住的他们是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
但是有一天当她打开社交媒体后,抖音向她推送了附近的人,她这才发现“了不起的附近”就在眼前:“我看到,60岁的大爷天天做饭给90岁的爸爸吃,我经常去的梅山菜场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有一个长得像极了蒋勤勤的卖鱼姑娘,她喜欢唱歌, 不管做什么,总是笑嘻嘻的……”
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这之后武科科只要行走在小区附近,就会觉得自己与附近、和生活多了一份连接,“就像歌词里唱的:只是因为多看了你一眼!”
回到生活中的社交现场,并不意味我们要放弃线上社交。
“可能你想不到,线上社交,让我的母亲捡回了一条命!”南京爱哲科技公司负责人、85后刘小默说,去年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她的母亲查出了肾癌。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母亲给予了女儿充分的信任,她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刘小默在微博上找到了“同病相怜”的家属后发私信:我妈妈也得的这个病,我想跟你探讨一下……就这样她被拉进了一个病友群,里面塞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肾癌患者或家属。
之前,医生判定刘小默母亲的肾癌已经转移到肾上腺,此时开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刘小默不死心,在群友们的推荐下,她带着母亲去北京治病。“幸运的是,切了肾上腺之后,发现并不是恶性肿瘤,也就是说癌细胞并没有像之前预判的那样扩散到全身了。”
今年起,刘小默的父母搬来和她一起住了。每天晚饭后,她会去玄武湖公园散步,触摸人间烟火气,而她的父母则常和在老家的舅舅通一通视频电话,了解外公的情况,“这样他们就觉得和家乡还在产生很深的连接。”
刘小默说,线上、线下其实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它是当下社交的一体两面,网络能让我们到达现实中到达不了的地方;而回归现实,则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人间温度,感受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交汇点记者 陈洁
长江“锁钥”,诗意江南里的“刚”精神
不尽长江滚滚来,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等多样竞辉,汇聚成一首壮丽诗篇。百川东到海,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就处于大江大河综汇之处,千百年来,这里孕育了灵秀动人、绵延千年的江南文脉。江苏境内的各沿江城市中,太湖之畔的无锡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魅力,作为吴文化、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得水之利的无锡,其悠久历史不仅充分彰显了水韵之美,还显人文之厚重。
文脉悠久,吴文化从这里肇始
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沧海桑田,长江从上游夹带的大量泥沙,塑造了丰饶的长江三角洲。“太湖和太湖平原是长江和大海共同遗留在陆地上的婴儿,可以说是长江之骄子。”这是纪录片《话说长江》里的一段诗意描述,也形象描述了包括无锡在内的太湖流域与长江深刻的渊源。
“无锡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无锡水网密布,江河湖塘形态丰富,北有长江,南临太湖,运河穿城,各色塘河分布各处,共同构成了典型的水乡风貌,被著名戏剧家周贻白先生赞为‘无边风月橹声中’。”江南大学庄若江教授如此形容无锡的地理风貌和特点。
庄若江教授告诉记者,明清时期的“八府一州”也称“太湖流域”或“江南”,自唐宋以来就是国内经济文化的高地,但历史地看,这一板块的发展离不开长江文明的哺育和带动,甚至有学者认为“长江文化是江南文化摇篮”。
山北水南是为阴,长江在无锡的流域集中在江阴。如果我们想追溯江边这片土地最早的人文史,江阴的诸多历史遗存就是生动见证。
江阴市城东黄家宕,有一处高出地面5米左右的台地。“这里称为祁头山遗址,是马家浜文化时期一处重要的大型聚落遗存,也是我们目前考古已知的江阴先民最早的家园。”江阴市博物馆馆长翁雪花告诉记者。
祁头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将江阴乃至江南地区的人文历史推进到了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此外,江阴还有属于崧泽文化的南楼遗址,属于良渚文化的高城墩遗址,以及夏商周遗存佘城遗址,证明了长江岸边数千年以来连绵不绝的人类活动史。”翁雪花说。
“江南”的概念就来自长江。最初,江南的范围是含糊的,唐宋时“江南”的范围并非仅指太湖流域,唐玄宗时期的江南道极其广阔,虽然后来又拆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但江南东道的范围仍然包括鄂皖赣地区。直至明清时,江南才成为江浙一带的特指。数千年来,中华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江南相对蛮荒。司马迁曾说,“江南卑湿”“地广人稀”。而江南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变,就是3200年前的“泰伯奔吴”。《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相传当时泰伯为禅让王位“南奔梅里”来,而“梅里”就是如今的无锡梅村一带。
“泰伯奔吴”,将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无锡,这里也成为吴文化、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泰伯于此凿河垦殖,发展农耕,长江文化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最终与黄河文化一道构筑了中华大地上南北二元耦合之势。
开阔进取,人文精神生生不息
3000多年前,泰伯从北方渡江来到江南,此后大批北民南迁,造就了江南的繁荣;400年前,另一位历史名人则从这里走向全国,溯江而上去触摸外界。他就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出生于江阴。“自身乃山川之身”,踏遍山川、穷究地理,这是他的毕生志向。“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徐霞客的游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其行不从官道,但有名胜,辄迂回屈由以寻之”。在旅途中,徐霞客多次遇盗绝粮,仍不改初衷,最终形成了皇皇巨著《徐霞客游记》,这也是古代篇幅最长的游记著作。
长江的源头是哪?在徐霞客之前,文献都认为是岷江,《尚书•禹贡》中就记载“岷山导江”。为了弄清楚长江的源头,徐霞客以脚步探寻求索,最后考证认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虽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徐霞客并未真正抵达长江正源,但这个结论,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徐霞客在《溯江纪源》里写到:“余邑正当大江入海之冲,邑以江名,亦以江之势至此而大且尽也。”自小生长在大江大海交汇之处,或许正是长江情结指引着他,令他萌发了溯江探源的冲动。家乡烘托了远方的想象,远方承载着家乡的梦想。
不计朝暮、不计山海,以一介之身,穷至高之理,善于探索,勇往直前。可以说,这正是长江激荡的广阔心胸和文化精髓。视野开阔,敏察善纳,善于发现与创造,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特质。
无数的江南人便抱着这样的情怀走向各地,求索真理,为国担当。著名的东林书院在无锡,明代思想家、东林领袖顾宪成所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名联被广为传诵,其展现的远大抱负和责任担当,也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砥砺前行的座右铭。
从钱钟书、徐悲鸿、钱穆到顾毓琇、周培源、钱伟长……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循着东林书院的文脉线索,感受江南人文精神生生不息的传递。
不屈气节,大江激荡刚烈精神
刚柔并济,外柔内刚,这里既是诗意江南,壮阔长江水也赋予了岸边子民不屈的文化性格,这在江阴有最充分的彰显:“柔能养蚕织锦,刚可与敌同焚”,民性中“刚”的一面一经触发,勇猛刚烈几乎无双。
长江行至江阴,江面骤窄,最窄处仅1250米,被称为“长江锁钥”,如同长江的咽喉,是千百年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楚风吴雨的激荡,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军事文化特性。
黄山,坐落在江阴城的东北方向,因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在此而得名。公元前547年,吴国在江阴黄山筑石室建烽火台,东晋时在山湾驻泊水师,明崇祯年间,在大小石湾构筑炮堤。鸦片战争时,为抵御英军入侵,清政府在黄山建炮台。
黄山系列炮台建于黄山的席帽、马鞍、龙头诸峰和鹅鼻山、君山山峰顶上,其下鸡头、大石、小石诸湾遗存有古炮台,这里也被称为江阴要塞。黄山炮台不仅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更是延续最长、发展序列最完整的江防炮台遗迹,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阴要塞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这里曾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江阴要塞发生激战,为阻止日军沿长江继续西进,江阴以43艘军舰、185条民船、12艘各类舰船装满砂石,沉入水底,进行封江,构筑了一条水下封锁线,史称“江阴自沉”。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国民党妄图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在黄山炮台重点设防,总兵力达7000余人。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江阴要塞官兵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下,成功地举行了阵前起义、弃暗投明,有力支援了大军渡江。
如今走进黄山,我们依然能看到古炮台、哨所、弹药库等战争遗迹,感受和回想不同寻常的历史。登上黄山的最高处,眼前所见,已经是江山新颜。壮观的江阴大桥飞架南北,南来北往的船只熙熙攘攘,长江这条运输大动脉正在发挥着新时期的不凡价值。
历经兵燹,血与火淬炼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不屈性格。江阴城的朝宗门上写着“忠义之邦”,忠义之邦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江阴人。如今“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城市精神昂然向上,这里的长江儿女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担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务实笃行,“水文化”催生民族工商业
老旧的厂房历经沧桑,转型为现代化的博物馆,车间中巨大的机器,仿佛随时可以重新启动轰鸣……位于无锡运河西水墩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里,观众可以近距离体验民族工商业的历史。而这座博物馆的原址,就是曾经的茂新面粉厂。
茂新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中国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创,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典型样本。
1895年,无锡的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办“业勤纱厂”,这也是近代无锡的第一家民族资本工厂。此后,以棉纺织业、面粉业、缫丝业为主体的民族工商业在无锡迅猛发展,工厂林立,影响远大。机器鸣响,寄托的是江南人实业兴邦的理想。荣氏家族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实业家群体,他们秉持着江南文化传统中的经世致用、务实笃行的思想,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际上,明清以来江南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与长江带来的便利交通分不开。在地理上,长江向外可以起帆远航至海外,向内沟通了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几大湖泊,串联了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几大支流,腹地辽阔、辐射万里,这些地理优势,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庄若江教授指出,无锡一直被称为“太湖明珠”,因为运河的开通,无锡的地缘格局得到改变,通江达湖,交通便利,成为“南北会冲”之地,因而在漕运时代占尽发展先机,无锡著名的“米市”“布码头”都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民族工商业的繁荣也离不开运河与长江。
在庄若江教授看来,这样江河湖融合的水系,不仅导致鱼类的互生互动,也推动了文化的融合,养育了无锡独特的“水文化”——既有太湖的温和涵容,也有长江、运河的开放畅达、勇于探索和机智进取,正是这些文化元素共同发力,共同成就了无锡的今天。
历史的精神化作当代发展的动力。时至当代,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以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四千四万”精神,开创了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发展经验,持续燃烧着新时代的奋斗激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编辑: 王慧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