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的文艺工作者将目光投向炮火连天的战场,创作了众多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文艺经典,史诗般地记录下这恢弘壮阔的一页。
走过70载岁月,硝烟散去,精神永存。这些经历战火淬炼的作品从历史深处走来,依旧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本期文艺周刊带领读者走进几部抗美援朝主题的红色经典,与大家重温那一个个或激昂、或感人、或热血、或振奋的传奇故事。
一首歌曲
《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流淌在几代人心田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镌刻在几代人脑海中的经典歌曲,每每响起,便会让人想起经典电影《上甘岭》,该片以艺术的手法,还原了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1956年,随着影片的公映,电影插曲《我的祖国》风靡全国。
《我的祖国》的作曲是著名作曲家刘炽,曾经创作过《让我们荡起双桨》《英雄儿女》等家喻户晓的作品,有着“旋律之王”的称号。今年83岁的宝应退休教师赵征溶,是1958年刘炽随文化部下放宝应时的学生,曾参与过刘炽的传记写作,据赵老回忆,在他赴北京为撰写传记收集素材时,刘炽曾详细地向他讲述过《我的祖国》这首歌的创作缘起——
1956年,电影《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找到了刘炽,让他为电影谱一个插曲,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希望这首歌随着电影的放映传遍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若干年后,这部电影不放了,只要人们唱起这首歌,就会联想到影片中那些动人的场面,从而怀念那些可歌可泣、坚守上甘岭阵地的英雄们。”
怎样才能让全国人民爱唱这首歌呢?赵征溶说,刘炽喜欢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来丰富自己的旋律。“他想到的是,人们是否爱唱你的歌,取决于你是否热爱人们所喜爱的歌。”在调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们喜欢唱的歌曲后,刘炽从中选出十首歌曲反复听,仔细揣摩,最后从一首《卢沟问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种子”,成为了《我的祖国》开始的半句。
赵征溶介绍说,创作《我的祖国》时,刘炽总是去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写作,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他对服务员说——第一,我不会客;第二,有我信你不要给我,你先给我收着;第三,请你允许我不到餐厅吃饭,一天三餐请你给我拿来,谢谢你。“刘炽老师幽默得很呢,他在门上贴了一个条子——刘炽死了,然后便把门一关,进入了创作情境。”
“失踪”了近半个月后, “一条大河”的旋律从刘炽的笔底下流了出来,很快这首优美的歌曲,伴随着电波传遍了全中国,并且一直传唱至今,经久不衰。“刘老师曾经说过,‘一条大河’流淌的是爱国情、民族音,可以说凡有龙的传人的地方,就有‘一条大河’歌声的流波。”至今,赵征溶仍会不时地跟着旋律轻声哼唱,他满怀感慨地说:“六十多年来,《我的祖国》就像一条生生不息的大河,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心间。”
一部电影
《英雄儿女》:永远传唱的一曲“英雄赞歌”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经典台词,至今还回荡在很多国人的记忆深处。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涌现出了《英雄儿女》《上甘岭》《激战无名川》《英雄坦克手》《打击侵略者》等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这些永恒的光影记忆,铭刻着志愿军英雄炽热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
朝鲜战场的艰苦和惨烈,志愿军战士的顽强与勇敢,在抗美援朝电影中得到充分展现。著名的军史专家金一南少将说,在激烈的上甘岭战役中,由于美军密集炮火封锁,2万个苹果只有1个送进了阵地坑道里。这个情节出现在经典电影《上甘岭》中:手捧着如同生命般珍贵的苹果,指战员们传过来传过去,谁都不敢啃多了,有的人甚至都不舍得碰一下嘴皮……这幕情节,深深感动了亿万观众。
和《上甘岭》一样,《英雄儿女》也堪称抗美援朝影片中的代表之作,该片改编自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团圆》,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牺牲后,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战斗英雄王成是《英雄儿女》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在巴金原作《团圆》中,提及王成的牺牲只有王芳的一句回忆——“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但《团圆》改编成剧本时,编剧毛烽、武兆堤用大量镜头表现了王成英勇牺牲的壮烈场面。他们翻遍了《志愿军一日》,以牺牲于281.1高地的英雄步话机员于树昌为原型,进行了艺术加工,塑造了王成在阵地上坚持战斗,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块砸向敌人,最终拉响爆破筒,冲入敌军阵中,与敌同归于尽的伟大形象。“每当想起王成,《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似乎就在耳边响起:‘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老电影爱好者张树民说。
《英雄儿女》到底凭借着怎样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成为永留影史的红色经典?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永昶教授认为,这部影片汇聚了爱国主义情怀与英雄主义精神,故事打动人,情绪感染人,成为一代人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英雄儿女》是作为一个时代符号的象征体系被传承并穿越不同时空的,王成的‘向我开炮’与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英雄赞歌》的旋律与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都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电影故事情境,被抽象成中华民族精神资源库里的闪光符号。”
一出京剧
《奇袭白虎团》:用唱念做打记录一次经典偷袭战
10月8日,山东省京剧院复排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晋京版)正式在济南演出,勾起了很多人的难忘回忆。诞生于战火硝烟中的《奇袭白虎团》讲述了志愿军战士深入敌后,出奇制胜,歼灭韩军“白虎团”团部的传奇故事,是最为经典的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戏曲作品。
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中,志愿军68军第203师第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率领一支精干的侦察排,化妆成韩军,深入敌后,突袭了韩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一团(即“白虎团”)团部,毙伤敌人近百人,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育才的英勇事迹是怎样搬上戏曲舞台的呢?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张怀远对这段历史深有研究,他介绍,该剧的创作者是跟随部队赴朝参战的志愿军京剧团。1956年,战地简报《志愿军一日》中的通讯《杨育才带尖刀班深入敌伪军白虎团》给了志愿军京剧团以启发,主创人员找到了战斗英雄杨育才,进行了深入采访。很快,李师斌、方荣翔、李贵华三人执笔完成初稿《侦察兵的故事》,后定名为《奇袭白虎团》。不久,志愿军京剧团回国后集体转业,并入了山东省京剧团。1964年,为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奇袭白虎团》在武打、唱腔方面再次进行大规模修改。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该剧最终“定版”为亿万国人熟悉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
如今,重看这部经典京剧作品,它的魅力并没有因时光而褪去。南京师范大学南国剧社总监孔德罡说,《奇袭白虎团》在朝鲜演出时就以激烈精彩的武打场面见长,后来的修改创作中将武打场面和设计发扬光大,把军事动作、舞蹈元素融入京剧身段之中,令人耳目一新。“《奇袭白虎团》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美好生活的乐观与渴望,剧中人身上不屈、坚韧而勇于斗争的精神,是志愿军战士克服险阻、奋勇直前的精神象征。”
一幅油画
《出击之前》:一个特定时代的艺术标志
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目光如炬,蹲守在防空洞周围警惕地观察着前方的动静,等待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激战,画面右侧的士兵手持刺刀出鞘的步枪站立着,用警觉的神情紧盯着远方。在他身后狭小的防空洞里,两名重机枪手半蹲着,警惕地注视着远方。这是新中国军事题材美术作品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出击之前》所反映的生动场面。
“油画《出击之前》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艺术高度,它的作者何孔德在军事题材创作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这幅油画成为了一个特定时代的艺术标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许向群一直从事美术史研究,他曾对何孔德的作品做过全面的了解,在他看来,《出击之前》之所以有着不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与作者的战火经历及战场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51年春,刚满26岁的何孔德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绘画工具极度匮乏。敌机上剥下的铝片成了他的画板,染衣服的染料成了他的颜料,在简陋的敌传单和日记本上,何孔德创作了一系列经典的战地写生作品,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许多战斗英雄肖像、战地生活场景、朝鲜风土人情等丰富的形象和场面。
“抗美援朝的烽火洗礼,不仅将何孔德铸就成一名合格的战士,而且激发了他的才情,塑造了他的品格。”许向群回忆起1997年夏天曾去探望重病中的何孔德,谈及入朝参战的经历时,老人用含糊不清的浓重川音,喃喃地蹦出几个不太连贯的短句:“当时年轻……没想去画画……只想参加战斗……战死沙场……”那种壮心不已的神情,今天忆起依然令他感怀与动容。
“画是讲究气息的,这幅画面所流露出的战争气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儿时学画时,《出击之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陈世宁表示,这幅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它不仅是中国美术界的一流作品,也应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篇文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报告文学
“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登的并不是政治新闻,而是一篇后来广为流传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如今,作者魏巍在文中的假设已经变成了现实,而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重读此文,依然感动得热泪盈眶。
七十年前,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魏巍也在第一时间深入朝鲜战场,他亲眼目睹了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上阵杀敌,并走访了几十位战斗英雄,最终饱含深情地写出了这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回忆起初读此文的感受,著名评论家汪政依旧心潮澎湃,“魏巍以细腻动人的情感和朴素简洁的笔触记录下战地生活的细节,从一个个真挚感人的细节之处表现出志愿军战士赤诚的爱国之心,塑造出他们正义勇敢的高大形象。”
汪政告诉记者,当初这篇作品一经发表,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激起强烈的反响。毛泽东在阅读后批示“印发全军”,周恩来在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上放下讲稿,点名表扬该文。后来,这篇文章也传到了朝鲜战场,人们争相传阅,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广大志愿军的斗志。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典范,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我上学时在语文课本里读到了这篇文章,等我教书时,我又把这篇文章讲授给了我的学生。魏巍所讲述的志愿军战士在艰苦岁月里顽强抗敌的坚毅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人民解放军也自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了‘最可爱的人’。”在汪政看来,魏巍在文章里没有说教式的语句,而是用优美的抒情语言呼唤和平早日到来,“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人们而言,重温这篇文章仍然很有必要。我们后辈应当铭记前辈们的无私奉献,不辜负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交汇点记者 于锋 王慧 实习生 刘妍
编辑: 陈洁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英雄永在,精神万古流芳
营造崇尚英雄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