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就快到了,小老鼠一直是工艺美术家们喜爱的题材,利用谐音、象征、比喻等手法,非遗传承人们创作了很多艺术品,表达纳福迎祥的寓意。而在传统戏曲中,也有很多人物以“鼠”为名,给戏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的《子鼠迎春来——庚子年迎春特展》上,剪纸、根雕、竹刻、木雕、内画、瓷刻、铜雕、云锦、布艺、绒花、裱画、绳结、灯彩、泥塑……非遗传承人们运用自己熟悉的非遗技艺,用匠心巧思将“吉祥鼠”表现得活灵活现,聪慧可爱。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给老鼠题材工艺品注入创意。秦淮花灯不仅能搭个“小老鼠上灯台”,也能做出两只“外国老鼠”——米琪和米妮;绒花艺术家们做出萌宠小仓鼠摆件,旁边再设计点心形图案,叫做“心有所属(鼠)”。
“古人相信,老鼠也能带来幸运和财富,‘鼠’又和‘数’‘属’同音,这给了艺术家们无尽的灵感,创作出很多令人过目不忘、充满喜气的作品,表达人们心中期盼物阜民丰、人丁兴旺、祈福禳灾的愿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研究员徐龙梅介绍,此次展出的“鼠鼠”动人(根雕)、“鼠”你有财(竹刻)、“鼠”你有福(铜盘)、“鼠”一夜钱(灯彩)等作品,都是巧借谐音,表达了吉祥祝愿。
千年以来,老鼠和人的关系无比密切,在戏曲中,也能找到很多“小老鼠”。
诞生于江苏的“ 百戏之祖”昆曲,是我国第一个加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而说起昆曲中的著名人物,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以“鼠”为名的人物——娄阿鼠。
《十五贯》是清初苏州戏曲作家朱素臣的作品,根据冯梦龙(苏州人)纂辑《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十五贯》故事的两条线索均发生在江苏,第一条线索是熊友兰弟弟熊友蕙和邻居冯家童养媳侯三姑的冤案,发生在淮安山阳县;第二条线索是熊友兰和苏戍娟的冤案,发生在无锡。无赖娄阿鼠杀死屠户游葫芦,偷走十五贯,并栽赃于过路的熊友兰和游葫芦的养女苏戍娟。几经波折,最终由苏州太守况锺破案,澄清了两起冤狱。
整个过程中,老鼠偷走冯家十五贯钱,鼠药毒死冯家锦郎、况锺梦见两只熊衔鼠,这些和老鼠有关的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而况锺化装成测字先生,用一个“鼠”字为娄阿鼠测字,使其乱了马脚,道出真相,可谓整个故事的最高潮。
娄阿鼠是《十五贯》中的精彩角色,他游手好闲,平日在赌场鬼混,干些鼠窃狗盗的勾当。游葫芦被杀后,他又搬弄是非,嫁祸于人,其品行与性格正与“老鼠”相合。
上世纪50年代,《十五贯》被改编为昆曲,在北京连演出46场,大获成功。周总理誉之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娄阿鼠是昆曲中的著名丑角,其脸谱上都直接画一只老鼠,昆丑大师王传淞先生扮演的娄阿鼠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国粹”京剧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剧中,有很多改编自清代石玉昆《三侠五义》的剧目,如《乌盆记》《金龙寺》《打龙袍》《铜网阵》《黑狼山》《智化盗冠》等。
“三侠五义”的“五义”是指五位以鼠为名号的侠客,分别是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他们平日居住在松江陷空岛卢家庄,常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他们武功高强,各怀绝技,如同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歌所唱:“钻天鼠身轻如燕,彻地鼠是条好汉,穿山鼠铁臂神拳,翻江鼠身手不凡,锦毛鼠一身是胆……”
卢方轻功极好,动作如猿猴,得绰号“钻天鼠”;韩彰善打毒药镖,会挖地雷,人称“彻地鼠”;徐庆铁匠出身,力大无穷,人称“穿山鼠”;蒋平擅长游泳,技巧灵敏,得名“翻江鼠”;白玉堂气宇不凡,英俊潇洒,文武双全,人称"锦毛鼠"。但他华美狠毒,性情高傲,三闯冲霄楼,最终失踪,令人扼腕叹息。
《三侠五义》为何以“鼠”来命名侠客,有研究者认为,“五鼠”形象从明代说唱词话《五鼠大闹东京记》演化而来。
这个故事里,包拯镇守边疆,忽被皇帝召回东京。原来皇帝被妖怪迷惑,日夜忧烦,请包公除妖。包公开天眼一瞧,原来五个老鼠精作乱。他派出二十四名官差,取出三十六般刑具,捉到四个老鼠精,还有一个最厉害的鼠精没被捉到,变成包公去了开封府。包公凭藉自己的法力降服不了这个鼠精,请出天兵天将下凡,最后将五个老鼠精一起消灭。
可见,五鼠本来是妖怪,到《三侠五义》中,却成为侠肝义胆的化身。
交汇点记者 于锋
编辑: 陈洁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