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江南文脉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在不同领域的学者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答案。今天下午,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第三场高端论坛上,来自文学、哲学、美学等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主题,阐释自己所认知的“江南文脉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
另类与创新,江南文人自有风采风骨
在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育部中文教指委主任陈洪教授看来,“另类与创新”是江南文化的突出特点,“说起江南,我想起了两个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江南文人,一个是金圣叹,一个是李渔,他们的身上体现着江南文化的风采和江南文人的风骨。”陈洪说,在中国古代社会,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是很多知识分子的选择,但这两位分别来自江苏苏州和浙江兰溪的文人却自觉地疏离和规避了科举道路,“他们为自己设计了人生路线,这当然可以称之为另类”。
金圣叹评点群书,以《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子书”。在文学批评领域,金圣叹取得了杰出成就,点评的《水浒传》更是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金圣叹临死前都在慨叹:“我一辈子都在做文学批评,但可惜生命到了终点都没有完成。”
李渔呢?他做的事情就更加丰富多彩,“他写剧本,印书出版,排练戏曲,组织戏班演出,甚至在园林造景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陈洪认为,李渔具有超前的眼光,他做的事情让人想起如今的“文化产业”。“金圣叹和李渔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另类与创新’,展示了江南文人的风采与风骨。”
先国后家 江南学子心中的“家国观”
“家与国 江南文化的标识”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朱万曙的发言主题,他认为,江南文人用他们的人生实践完美地诠释了“家与国”的辩证关系。
从唐代开始,江南就是人们心向往之的诗意栖居地,朱万曙朗诵了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在古人心目中,江南是安详静谧温馨的诗意家园,江南物产丰饶、水产丰富、人杰地灵,很多外乡人来到江南,会有种温暖的感觉,“反认他乡为故乡”,流连徘徊,不愿离去。
明末吴江人叶绍袁在北京做官,辞官后回到故里,和妻子沈宜修怡然自得,诗咏唱和,浪漫栖居,两个女儿也都是远近闻名的诗人,“在那个年代,只有在江南,才能产生这样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家庭。”
家庭生活是温馨的,但每当神州板荡,国家危难之时,江南文人总会挺身而出。“南宋时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或是江南人,或在江南生活,他们的爱国诗词书写着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忧愤。无锡东林书院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记录着江南学子对国家的赤胆忠心。明清鼎革之际,有太多的江南文人振臂高呼,壮烈殉国。“江南是安宁温暖的家,但江南人从没有忘记国家,在审视江南文脉之时,要认识到家的江南和国的江南是融合统一的。”朱万曙说。
从江南读懂中国
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认为,“丹青江南”是江南文脉中突出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中国的文人画起源于唐,但真正发展是在宋元明清时期,其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江南人,举凡元四家、吴门四家、新金陵画派、新安画派、扬州八怪、海派等都形成于江南,江南这片土地上走出了黄公望、王蒙、倪瓒、沈周、唐寅、陈老莲、文徵明、渐江、髡残、郑燮、吴昌硕、任伯年等著名画家,近现代产生的重要影响力画家,如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也都是来江南。”从丹青江南的角度梳理江南文脉,会更加丰富对江南文脉的认知。
南京图书馆原馆长、南京大学教授徐小跃以处于不同历史时代的三个江南人顾炎武、张謇、费孝通为例,剖析他们的精神内核,“如果你要读懂江南文化,一定要先正本清源,正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张謇、顾炎武和费孝通所呼唤的仁爱、公平、和平、道德、爱国、责任等理念。江南文化映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可以说,读懂了江南文化,也就读懂中国文化。”
交汇点记者 于锋/文
交汇点记者 邵丹 赵亚玲/摄 曹阳/视频
编辑: 于锋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