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抗击新冠疫情,全国在行动,全民在行动,文艺工作者更是担负着特殊的宣传使命。在众多文艺苏军中,有一支十分特殊的队伍——来自民间的江苏公益相声团队“倪夏班”,他们自春节开始,在掌门人倪明的带领下迅速展开创作,20天来,共创作出包括快板、相声、小品、诗朗诵等形式在内的8部文艺作品,在苏北盐城等地群众中流传开来,为基层抗疫工作充分发挥了民间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和贡献。
“倪夏班”创始人倪明是从盐城文化馆走出来的基层艺术家,现在江苏省文化馆任导演一职。因为对相声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倪明和妻子夏文兰曾被誉为中国相声第一夫妻档,也是相声大师姜昆所收的唯一夫妻弟子,只可惜夏文兰因病早逝,但他俩携手创建的文化志愿公益团队“倪夏班”却一直活跃在江苏的群文战线上,被誉为新时代的文艺志愿公益轻骑兵。
新冠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倪明就带领着“倪夏班”的全体成员迅速进入到创作状态。不能面对面地研讨,他们就充分利用各种网络社交工具,针对防疫工作重点和难点,根据宣传的时效性与群众性,梳理出不同场景需要的主题,以多种形式进行统一部署下的协同与分头创作。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系列方言快板《说病毒》、相声《计中计》、小品《都得活着》、诗朗诵《我们和你一起说“不”》等8件曲艺作品在短短20天时间里应运而生。
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但绝不能随大流。“我们需要观察沉淀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拿出像样的作品。现在的抗疫斗争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线的白衣天使和解放军战士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辛苦劳累和艰辛得多,小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保安、快递等等社会保障工作也非常值得点赞,除了感动,我们能做的就是不给国家添乱,同时,尽自己所能给在家的普通百姓普及一点儿防疫常识,送上一点安慰和欢笑!”
“曲艺的特点就是短平快,能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有的时候还讲究即兴发挥,现编现唱。”倪明介绍说,和其他艺术相比,曲艺更讲究接地气,聚人气。所以它的地方性和方言特点就比较浓郁,能让人听得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现在大部分抗疫作品还只是从普及宣传这个角度出发做一些提醒和建议,往往写得比较浅显。“我和姚威老师在相声《计中计》中,沿袭了过去子母哏的特点,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白衣战士智斗病魔并取得胜利的过程。这段相声特意设计了三个底,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还将继续修改加工,以达最佳效果。”
据了解,“倪夏班”的团队都是兼职,他们中有在校大学生、老师、机关公务员,还有个体老板、国企白领,大家因为共同的追求走到一起。虽然是一支公益业余团队,但“倪夏班”演员们的艺术水平毫不逊色于专业团体。在这次抗疫创作中,倪明不但统筹策划,还亲自上阵,用盐城方言表演了快板。“因为我的老家在盐城,所以第一时间就想到用盐城方言来表演这个节目,让当地老百姓能相互传送,朗朗上口。”紧接着,倪明的几个徒弟刘亚伟、詹立铭、杨烽、张志刚、季逢春,吴佳澍,女弟子张敏敏、傅俊秀等,也用各自的家乡方言如南京话、徐州话,分别表演了这段快板,以及相声和朗诵等节目。尤为令人欣喜的是,“倪夏班”第三代小演员乔钰立、宋钰轩、胡晋源等也纷纷拿起快板,宣传防疫知识。
在倪明看来,“倪夏班”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每个成员都有一个共同艺术追求——为普通百姓送欢笑。“到人民中去,走精品之路”是这个公益团队始终秉持的原则。去年8月里,“倪夏班”曾冒着酷暑,不远千里,南下海南进行多场慰问演出。此前的苏北地区的农村乡镇也常常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说起这次的抗疫创作,倪明觉得,这么做,一方面是保持文化艺术工作者积极向上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民间文艺团队紧随时代步伐的宣传态度,用新的作品讴歌时代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全力参与打赢这场全民抗疫阻击战。倪明说:“文艺创作千万不能消费灾难,搞哗众取宠的无病呻吟和毫无意义煽情做秀,关注当下生活、抒写时代风貌就是对抗击疫情的最大贡献!”
盐城方言快板《说病毒》
竹板一打国的笃,
我来说说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太龌龊,
已经传遍全中国。
男女老少都明白,
个个气得直将哭。
习大大,有气魄,
指挥全国同抗毒,
医生个个往上豁(冲),
部队直接往上扑,
我们要,
不戴口罩不出屋,
到家洗手再喝粥!
不信传谣不听惑,
不能显得没教育
千万不要太麻木!
不然肯定要歇掴(歇菜)
等到病毒往下秃,
我们鼓掌把手拍!把手拍!
诗朗诵《我们和你一起用力说“不”!》
创作;薛梅
朗诵;张敏敏 周静
警报在除夕之夜拉响
武汉病了
像一个孩子未能及时回家
一场疫情,让一座城成为苦难
让准备年夜饭的大家庭心痛难安
不怕!武汉,挺住!
这是母亲发出的抚慰
这是兄弟姊妹们感同身受的祝愿
这是一座巍巍的人心峰巅
钟南山
高高举起真相和信念的大纛
如此肃穆和庄严
“不怕”的背后
是一个民族自身的免疫
是一个国家众志成城爱的奉献
不动!就是对社会尽责
在疫情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在病魔疯狂吞噬下
以静制动,才是最好的防犯
封城,不是遗弃
居家,不是孱弱
一个大国的智慧泱泱万载
一位母亲的胸怀容纳百川
要始终将人民的健康奉为至上
星夜疾驰,科学点将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然拉响
不动!就是对民众发出的指令
不吃!多么沉重的教训!
从果子狸到菊头蝠
从野生动物到大自然
作为生命,它们和我们一样渴望生存
作为生态,它们和我们一样奉献价值
携带病毒是它们的宿命
欲壑难填的人类才是瘟疫的着陆
这块土地原本宁静和富足
养育着我们,也养育着自然万物
是谁最终破坏平衡,必将最早尝到恶果
不忘!那些前赴后继的英雄们!
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挺起脊梁
在抱薪赴死的路上,他们义无反顾
一个孩子病了
牵动万千的人心
一座城市病了
整个地球都被撬动
使命在肩,扛起镇魔的雷神和火神
照亮一个新的世界
而今,我们要学会向着星空眺望
那些逝去的灵魂告诉我们
敬畏生命
而今,我们要和武汉一起
向冠状病毒用力说“不”!
你看,一场大雪落下来
天地浩浩
春天不远了!
交汇点记者 高利平 通讯员 冯雁军
摄影 沙莎
编辑: 于锋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