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文化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南京市江宁区金陵佛教文化博物馆、南京市江宁区郑和墓园文保所主办的“南京牛首山弘觉寺出土文物专题资料展”在牛首山弘觉寺塔园拉开帷幕。
牛首山地处南京南郊,东晋以此山为建康城的“天阙”。弘觉寺位于牛首山南麓,为南京历史上的著名寺庙。唐贞观年间,高僧法融讲禅于此,创立了牛头禅。明清两代,弘觉寺一度香火鼎盛,但清乾隆年间寺院主体毁于大火,逐渐荒废。上世纪五十年代,弘觉寺塔地宫被意外发现。南京博物院组织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文物。
2012年,牛首山准备利用矿坑建设佛顶宫项目时,在矿坑东北剖面上发现了刻有八吉祥纹的地宫石盖,填补了学术空白。本次展览中,地宫石盖首次公开展示,观众可通过展览细品南京及牛首山古寺古塔的文化内涵,一睹其风采。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馆长刘文庆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牛首山自古就是我国佛教名山,发源于此的牛头禅更是在佛教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郑和下西洋将与中国有关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推向高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弘觉寺为金陵、牛首山佛教名刹,郑和墓也位于牛首山。因此,牛首山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均有特别的缘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向公众讲述牛首山、弘觉寺的故事,用不同的内容阐释丝绸之路精神。”刘文庆说。
交汇点记者 于锋
编辑: 于锋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