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活动极不稳定、呼吸急促、肝肾功能的损伤、心脏收缩无力、低血压……”近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ECMO对战暴发性心肌炎的“生命之战”。年仅32岁的民警小王由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辅以先进的ECMO创造了生命奇迹。
8月5日,对于小王一家来说就是噩梦的开始。小王是家中的顶梁柱,身体一向健康,或许是因为多天的疲劳,感冒后出现发热、胸闷的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遂急转至徐医附院。
在转诊过程中,小王病情急转直下,心率减慢,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血压开始下降。父母吓得手足无措,看着小王被送入急诊ICU抢救。“心电活动极不稳定、呼吸急促、肝肾功能的损伤、心脏收缩无力、低血压……”该院ICU许铁主任评估病情后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紧接着,小王就出现严重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有一次短暂的心脏停搏。
唯有ECMO支持,才有生存的希望。ICU立刻呼叫叶英主任带领的ECMO医护团队协助投入这场生死急救。该团队快速反应,管路预冲、床旁置管……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终于赶在心跳反复停搏前ECMO开始运转。总算把小王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此时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在深夜11点。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叶英主任、吕建农主任每日安排专人负责患者的管理,随着治疗的进行,在床旁超声的观察下,小王的心脏由反复停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电生理逐渐恢复,脏器功能逐步改善。终于,ECMO支持7天后成功撤离ECMO。8月20日,历经15天的抢救,小王转危为安,转至普通病房。
许铁说,暴发性心肌炎是最为凶险的心血管危重症之一,常侵袭青壮年,由于国际上缺乏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因为该病的临床表现与感冒相似,极易漏诊、误诊,临床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还没有诊断清楚就死亡了。
叶英表示,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等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应用ECMO技术治疗的成功率可明显提高。该科自开展ECMO以来,已成功救治多名患者。ECMO的特点不仅在于设备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团队管理,快速响应、每日多学科查房、严格的出凝血管理和器官功能的维护,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需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只有众志成城,才有可能挽回一条鲜活的生命。” (王以坤)
编辑: 孙苏静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