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一次行走、每一场遇见,都是一次成长的历程。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经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文化旅游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与此同时,普通消费者对文旅“供给侧”改革的热切呼唤,也时常可闻。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在10月15日“2021新时代江苏旅游发展论坛”的下午场专题论坛上,针对“新理念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这一话题进行了解析。
怎样促使国内旅游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张辉分析,只有创新理念,积极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这是国内旅游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张辉认为,我国旅游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必须在需求侧方面上改革发力,才能打开新局面,从而推动形成全国旅游的新市场。以研学旅游为例,由于国内中小学和大学的严格教育制度、假期制度,研学旅游市场发展还在初期。如果政府在制约旅游需求侧方面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和改革,那么我国旅游新市场的发展格局就会形成。尤其是全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现状下,对旅游需求侧方面改革提供了客观条件,是未来相关部门会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值得思考的是在旅游方式上进行改革,构建新型的旅游方式。张辉指出,未来的旅游方式将会由生活方式向学习方式、成长方式上转变。以红色旅游为例,它应该属于学习方式与成长方式的旅游,但是目前很多红色旅游基地仍然以生活方式来进行运营。比如吃野菜的忆苦思甜教育活动,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很难理解吃野菜的目的,甚至觉得野菜挺好吃。这样就失去了学习教育的意义,也没有起到帮助成长的作用。但如果从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来思考策划这样一个活动项目,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当旅游方式从生活方式向成长方式、学习方式延伸,旅游的意义就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促进旅游形态发生变化,这样一种格局在新时期是必须要构建的。
第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辉觉得是要以旅游的便利化为突破口,来构建旅游与国家双循环相发的这样一个新格局。张辉随即举例近年来热门的自驾旅游,旅客们在旅游时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厕所是否干净、餐厅是否卫生、加油站是否便捷进行评判,设施便利是游客选择旅游线路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也是构建旅游新格局必须思考问题之一。
第四个问题是,张辉认为,必须按照旅游要素的独立化来重新思考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要素,来推动旅游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旅游基本要素指“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简单的六要素排列组合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了,不少游客会着重选择六要素中的某一点来制定旅游行程计划。所以要素的独立化是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第五个问题是以乡村民宿为突破口,来构建城乡旅游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张辉认为,当乡村旅游由农家乐演变到民宿这个阶段以后,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开始走向了成熟。乡村旅游的成熟化,让人们对乡村落后的观念有了巨大改变。这也对未来乡村的独立发展,保护乡村资源走环保路线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六个问题是以全域旅游为突破点,来构建县域旅游的空间体系。张辉指出,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核心问题是一个旅游化的过程,那么有了全域旅游这样一个抓手,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金湖作为去年第二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获批成功,它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全国其他区县进行学习。区县在互相学习经验的过程中,一方面逐渐构建出国内旅游的空间体系,另一方面也成为这些地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第七个问题是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为核心,来构建我国旅游经济的新发展体系。张辉认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大量的资本技术开始进入到旅游业,在未来十年里,由于资本技术进入旅游业后,或将导致整体商业模式的变革,这一改变也会导致整个旅游算法和旅游服务流程的变化。怎么借用大数据、区块链以及智能技术来构建新型的旅游经济体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八个问题是入境旅游与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在未来,我国要根据每个地方的文化、自然资源和各种的历史,来打造十几个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并且把支付的便利化、网络的便利化和签证便利化,和这十几个世界级城市联系在一起,形成有针对性的便利化,为下一步我国打开入境旅游市场创造良好的基础。
最后,张辉认为,未来推动国内旅游的创新发展,主要还是通过建立国家旅游试验区为抓手这样的形式来实现。比如设立公民免税购物区等措施的推进,房车旅游的宣传推广等措施,这些新理念的推行将为我国旅游业下一步发展创造一个新格局。
交汇点记者 廉昕朦 李爽
编辑: 沈蕾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