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免费坐专机到南京打工,这是我第一次受到如此礼遇!”2月22日下午5:20,从云南昆明出发的红土航空A67111航班跨越2000公里航程,在南京禄口机场缓缓降落,机上走下90多名工人。看到这个城市第一眼,到南京经开区来工作的杨韬,忍不住感叹。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回家!”“欢迎南京经开区首班‘返岗包机’抵宁!”禄口机场接机口,南京经开区拉出这样的横幅。简短而又隆重的欢迎仪式上,南京市人社局、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组团接机,并为每名返宁员工赠送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礼包”。用工方、仕达利恩(南京)光电有限公司的韩国老总也来到现场,表达对新员工的重视。
来自云南石林的生产工人杨韬今年36岁,他本来初六就要返厂,但苦于没有任何交通方式。跟南京经开区派去的招聘专员接上头后,他按照村里要求,先隔离三天,经测量体温正常,由当地医院出具证明后出村,乘坐专车赶往昆明。同行的工友很多人住在偏僻山区,通过骑摩托车、坐拖拉机等方式出村与大部队接上头。
“这一趟招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承办这次包机的江苏汇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士波说,今年这种情况从来没有遇到过,从未有过这么大的压力,由于云南属于疫情相对不严重,广东浙江等地都动起来,所有劳动中介都在抢人,还有的工厂厂长亲自赶到当地,加入抢人大战,成为当地一道风景线。他是2月18号专程南京赶到云南招工,当地还有6名助手。3天时间,7个人打了2000多个电话,终于招到第一批工人。
颜士波介绍,赴云南招人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团队到处搜集有用信息。此行,他受南京经开区委托,园区方面事先联系曲靖等地人社部门和劳务协作站开通绿色通道。他本人坐镇昆明密集调度,安排大巴、面包车等30多趟到村口,经常被拦在疫情防控卡点。到达南京前一天,他们团队派出接人的面包车星夜兼程,驰骋在云南多个地区的山路上。很多工人,乘坐拖拉机、摩托车,再换成大巴才走出村子,等到达省城昆明先住住酒店等,等人员凑够,专机才出发。
仕达利恩(南京)光电有限公司李镕宽介绍,该公司南京经开区一家韩资企业,主营液晶模组,虽然近期通过包车的方式接回了一批省内、周边省市的员工,但普通技术工人缺口依然达1200多人,已经严重影响了产能恢复。得知这个情况后,开发区协调人力资源机构最终促成包机,包机费用大约18万多,园区将补贴一半。
“据统计开发区内缺工300人以上的企业近20家,缺工总数1万余人。抢回疫情影响损失的产能,这已经成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揪心的事、也是园区最紧迫的事。”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陈乙华介绍,这一批新员工主要来自云南的昭通、曲靖、澄江、红河等地,总共150人,分两次坐飞机抵宁。目前南京经开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达100%,随着全面复工复产,外地员工返宁难、复工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月20日,南京经开区出台了助力企业全面达产“惠企10条”政策,推出了包飞机、发专车、给补贴……10条惠企业“组合拳”,在各地“抢人”大战中,精准发力、先人一步。这个被企业称为“抢人十条”的新政包括,鼓励开发区内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采取“点对点”包车服务,按照市场标准给予包车费用50%补贴;给予“实打实”招工奖励,人力资源机构招工一人给予1000元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向企业推荐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灵活用工人员的,每人奖励500元等。此外,在新聘员工上岗前体检、员工住宿等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免费为受疫情影响产生劳资纠纷的企业和员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
2月21日,园区开通了企业员工返宁包车拼车绿色通道,南京长途汽车客运集团派专人在园区驻点办公,中建五洲、奥托立夫、安百拓、康尼机电、龙蟠科技、德邦物流、LG新港等14家企业提出包车拼车申请,第一批涉及返岗员工近600人,预计先发车30辆。后期还计划通过包机、包车、专列的形式,从贵州、山西、陕西、青海、宁夏等地,接回近5000名外地员工来宁返岗。
交汇点记者 李凯 董翔 通讯员 何晓进
编辑: 王宁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