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新闻发布会开到“瓜田里”!5月10日,南京横溪现代农业示范园,第二十届中国·江宁横溪西瓜节新闻发布会举行。台上,“西瓜宝宝”们元气十足,《奔跑吧,小兰》活力演绎;云端,“甜美横溪•红色沃土”横溪旅游直播带货,超50万人在线“围观”,一小时卖出千余件农副产品。
本届西瓜节从5月1日持续至6月30日,以“百年华诞风华正茂·瓜乡振兴幸福可期”为主题,五大主题活动、二十项系列活动将连轴上场。以瓜为媒,一连串节庆活动成为横溪农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
横溪地处江宁西南丘陵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起,当地新杨社区1000多户几乎家家种瓜、户户卖瓜,成了闻名遐迩的“西瓜之乡”。本世纪初,横溪尝试举办西瓜节,尽管形式简单、内容单一,却让横溪西瓜“一炮而红”。今年是西瓜节的第20个年头,横溪西瓜种植总面积约4.1万亩,其中设施种植3万亩,试验种植新优名特品种80余个,其中大面积推广种植新优名特品种10余个,总产量11.3万吨,总产值超6亿元。
立夏时节,艳阳灿灿,走进横溪现代农业示范园,上万平温室大棚连成一片,一体化施肥补水泵站、满铺的防虫银黑膜恰昭示着有机种植、绿色种植的“横溪理念”。这里既是小兰瓜的重要产业,也是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田”。
“‘镇江黑武士’最高承重50公斤,一个小孩子站上去都不会‘爆’,绝对耐运输!”横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全介绍,“试验田”今年试种来自全省各个农科院所的西瓜品种超过70种,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种植大户观摩投票,选出最适合的种子,面向全街范围推广。2020年,第二届江苏“好西(甜)瓜”十大好品种评选,横溪独占7席。
“最早一亩地只能卖1000块钱,现在1万4、5不在话下!”横溪瓜农于行阳说,从露地栽培、竹木简易棚到如今的标准化钢架大棚、连栋大棚,加上每年不定期开展的技术培训,横溪西瓜正越来越“甜”。2019年,“横溪西瓜”创成全市首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农业农村部、国家工商总局“双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横溪西瓜真正成了村民的“富民瓜”、“小康瓜”,于行阳也跟着西瓜出了名,从种瓜能手成长为全国劳模。一个新变化让新杨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雪刚深有感触:以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现在返乡创业就业的人一茬接一茬。
与人之美,美美与共。横溪西瓜这条富民产业链已经延伸到千里之外。作为江宁区对口帮扶洛南县的合作项目,洛南县古城镇高塬村建成宁农瓜果蔬菜示范基地,重点栽植横溪西瓜,包括苏蜜8号、小兰CC010和苏蜜1667等优良品种。“比本地瓜贵10倍,但就是抢手,去年一季卖出10多万公斤!”洛南县宁农瓜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江洪兴奋地说,今年当地将种植规模扩大120亩,逐步向洛南全县及周边地区推广,帮助当地更多农户走上“小康路”。
踏上乡村振兴“主战场”,横溪西瓜的“产业链效应”更加彰显。 以西瓜为媒,横溪街道创成全区首个农产品公用品牌“横溪味道”,将横溪西瓜、石塘米酒、七仙葡萄等地区农产品整合打包,带动区域非瓜农业加速发展;推进农旅融合,引导传统“采摘一日游”转向深度体验游,以节庆活动、文化活动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农家乐、民宿节假日里一房难求;围绕全域旅游示范街建设,打造“两轴三片”为核心、“五镇两园”为支点的特色田园新骨架,形成横溪西部乡村休旅金轴线……数据显示,4月份累计接待近200组次参观来访,“五一”长假全街800间民宿全部订光。西瓜产业“接二连三”,赋能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宏阔蓝图一步步化作实景画卷。
近年来,江宁区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坚持品牌发展、规模发展、特色发展,以科技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基地为平台,以产业项目为支撑,让横溪西瓜等富有江宁地域特色标签的优势产品家喻户晓,农业品牌效益不断凸显,特色民宿产业持续发展,交出乡村振兴“江宁答卷”。横溪街道将“种西瓜”做成“产业链”,一体化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效,恰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释放越来越强劲的绿色动能。
一处细节是,在横溪现代农业示范园不远处的西瓜广场上,7块西瓜形状的牌子格外吸睛,上面写着7个大字——横溪西瓜甜万家!
交汇点记者 王世停 周敏
通讯员 任莉 王恺 摄影 邵丹
编辑: 盛文虎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