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准备好,开始投放!”4月28日上午10点,长江三桥湿地公园岸线,随着一声令下,23.5万条胭脂鱼、长吻鮠、鲢鱼、鳙鱼、江黄颡鱼被投放到浅滩,“扑棱扑棱”游向长江。
“距离这里不远处,经常能看到江豚戏水的身影。”活动现场,雨花台区渔政政法人员李卫芳指着面前的长江三桥、大胜关大桥,告诉记者,这段岸线地处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又是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江豚对水质要求高,长江岸线经过整治后,水清岸绿,经常有摄影爱好者拍到江豚。喜爱江豚的市民把这里叫作“江豚湾”
这次增殖放流活动由雨花台区委区政府、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区农业农村局承办。投放鱼苗不仅可以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为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水中大熊猫”——江豚提供“爱心投喂”。雨花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伍葵阳介绍,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该局牵头编制《雨花台区长江沿岸景观绿化规划设计》方案, 拟定《长江沿岸绿化实施方案》和菜单,逐一确定可绿化实施范围,对长江岸线7个码头进行了改造出新,改造面积达30万平方米。推进长江沿岸造林绿化专项行动,去年以来绿化及提升面积600余亩,湿地修复100亩。高标准打造雨花台区三山矶段、秦淮新河开发区段入江口等生态景观提升工程。与此同时,完成沿江5公里化肥和化学农药“两减”工作“一街一策”方案制定,提高两肥补贴标准,逐步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该区还率先在全市组建护鱼员队伍,划定巡护责任区,落实协管巡护制度。强化与公安、海事、街道的部门联动,强化渔政执法,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连续两年放流鳙鱼、鲢鱼、长吻鮠、胭脂鱼等鱼苗47万尾。
今年,雨花经济开发区正在打造江豚公园,预计下半年建成,届时长江三桥湿地公园和对岸的南京鱼嘴湿地公园将实现“无缝对接”。经过绿化造林、湿地修复,高标准打造的雨花滨江风光带也将与市民见面。
“希望长江能回到我小时候那样,看到更多的濒危珍稀鱼类。”今年65岁的护鱼员、雨花经开区居民王金龙说,身为渔民的他目睹着长江渔业资源从丰富到枯竭的过程,2012年,他主动弃渔上岸,第一个报名参加护鱼员招募,从长江索取者变成保护者,每天巡查长江岸线8公里每个角落,劝阻并举报非法捕捞行为。面朝大江,他带着8名护鱼员立下誓言:“以前亏欠长江的太多,今后一定加倍偿还。”
交汇点记者 李凯 摄影 蒋文超
通讯员 史汶 胡鹏举
编辑: 管鹏飞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