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苏州吴中区香山街道不断探索“交通+”新路径,将进出太湖生态岛的必经之路与沿线山水风光、乡村风情相融合,持续扮靓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门户”,全面展示香山之美。
近年来,香山街道立足资源禀赋,抓住自身优势,以产业为核心、文化为灵魂、旅游为主线,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名片,为乡村振兴书写美丽注脚。
一杯茶,做好“大文章”
今年,香山街道进一步挖掘渔洋山茶文化内涵,启动玉山湾茶叶基地优化提升工作,聚力打造一个集“采茶、炒茶、观茶、品茶”于一体的展馆,同时将茶叶基地和茶叶展馆一并纳入党建“廉”盟项目点位,通过“主题公交+定制路线”引导游客开展打卡活动,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弘扬茶文化的同时,深入了解渔洋山文化内涵,进一步做好“一杯茶”的文章。
玉山湾茶叶基地位于太湖之畔的渔洋山麓,由于受到太湖水雾长期浸润,这里茶树得滋味香气十分独特。为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做大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香山街道墅里社区在2010年成立起渔洋山林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并通过深入调研,在茶叶品质上狠下功夫,探索无性栽培技术,成功培育出了本地小叶种茶苗。
目前,社区已将原有80亩的茶叶基地扩建至200亩。为了让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墅里社区还将失地农民和年龄偏大的居民吸收进来当采茶工,以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效。每年清明前后,每天都会有五六十名采茶工前来采茶,一早上能采60多斤青头。“采茶工的工资为70元每斤,一般采茶工一个上午就能赚到这个数,特别熟练的一个上午可以采到2斤青头。”茶叶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一座桥,走出“致富路”
香山街道长沙社区位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中,过去,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闭塞的限制,阻断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乡村振兴,交通先行,1994年,太湖大桥通车,解决了长沙社区居民的出行难题。2017年,太湖大桥复线通车,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长沙社区交通“毛细血管”的畅通,让农家乐、民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拥有25家农家乐和18家民宿,已成为岛上“门面”产业。但随着周边农家乐、民宿越开越多,产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生意不那么好做了。”有经营者坦言,近两年明显感受到消费人群数量的下滑。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回归淳朴,到美丽的乡村去寻找人与自然的“回归”式融合,如何深耕“农家乐”产业,将农家乐经济同本土旅游资源相融合,让口碑与人气都担得起“门面”二字,香山下了一番功夫。今年,街道针对施家村、南旺村等多个古村落资源,探索以“体验”为特色,利用湖岛地理优势,深度挖掘长沙社区的“山水文化”“渔耕文化”特色,打造“太湖畔”乡村自然和文化遗产体验带,让游客积极融入长沙社区乡风民俗 ,参与特色美食制作,体验各种活动如学习捕鱼、农事体验等,让游客最大程度地体验原汁原味环太湖的生活,以此提升游客体验感受。
同时,为有效引导长沙社区农家乐产业更好地有序发展,打造鲜明的农家乐品牌,香山街道大力推动成立长沙农家乐行业协会,组织赴外参观学习,把最新的农家乐经营理念带回来,促进农家乐经营者之间资源共享、相互合作、抱团发展,进一步提升长沙社区农家乐经营水准。通过“党建+协会”,将支部建在产业集群上,探索对农家乐进行“评星定级”,推动经营者在服务质量上做文章,促进农家乐良性竞争。
随着产业附加值的逐步提升,长沙社区这一方“青山绿水”也逐渐走出了深闺,“一座桥”带来的致富路越走越顺畅。
一粒核,刻出“核动力”
在一枚小小的橄榄核上,可以雕刻出几十个神态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一令人拍手叫绝的工夫,就掌握在苏州吴中香山街道舟山核雕匠人的手中。
走进舟山核雕村,500余个各类工作室、陈列室遍布村中,180多户居民几乎家家从事核雕手工艺,3000多人在村里从事核雕产业。舟山村党委书记周利斌介绍,目前,村里拥有核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人,各类人才50多人,获“山花奖”等各类奖项600余项。当前,核雕已经成为舟山村金字招牌,该村通过打造实体苏州核雕艺术馆、推广“舟山核雕”网上平台,实现了“实体展示+线上包装”的推介模式,每年组织核雕艺人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全国80%的核雕产品来自舟山村,2020年全村核雕产业产值超4亿元。
作为舟山核雕村产业发展的周边项目,合作社120亩果园已初步打造成型,其配套的生态采摘、休闲度假等综合业态将为村里集聚更多人气。同时,街道在原先投入1.2亿元实施保护性开发的基础上,再投入1200万元,对窑头(浜头)入口、巷落、村外庭院特色化、厕所、导览导示系统等全面实施精细化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蝶变,使地域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去年,街道还启动了“舟山书画院”项目,对舟山村浜头闲置的占地3140平米的民国风格粮库进行重新规划建设,通过将核雕、书画等文化资源集聚,形成集中优势,给郁舍书画的传承、发展提供展示平台。借助这一规划,舟山村将形成西有“核雕”、东有“书画”、观光农业分布其间的发展格局,逐渐演变成一个特色田园综合体,弥补度假区中心区的乡村休闲旅游空缺。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成熟产业体系加持下,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发展潜能。下一步,香山街道将聚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点串线、以线促面,拉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交汇点通讯员 朱雅雯
交汇点记者 雷霆
编辑: 袁玉珍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