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在低亮度补光条件下,车牌、人脸、细节都能拍清楚。”近日,在苏州高新区嵩山路和珠江路路口,记者现场体验新“上岗”的AI超微光卡口,在四个车道,分别对应安装了一台AI超微光卡口,一旦有车辆驶来,系统便会迅速反应,相对应的卡口微微一闪,瞬间实现无感抓拍。
“传统的拍摄卡口,为了保证晚间低亮度下的清晰度,通常采用高强度的爆闪灯进行补光,不仅对驾驶人造成晃眼的困扰,影响行车安全,还可能对周边的居民造成影响。”在路口处,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何伟一边向记者展示AI超微光卡口的拍摄出的图像,一边告诉记者,这样的卡口不仅灯光更加柔和,不会对驾驶员和周边居民造成影响,而且拍摄下的汽车图片更加清晰,车内的人员、车牌、车辆标志,甚至车内挂饰细节都能看得分明。
这样的AI超微光车辆卡口技术,来自于苏州高新区企业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的卡口采用了900万高清分辨率,夜晚采用低亮LED频闪灯补光,通过创新深度算法技术实现驾驶人脸和车辆的增强,在提升图像亮度的同时,充分还原图片里的人脸和车辆细节。”该企业产品经理吴益能告诉记者。
2018年下半年,科达正式启动了AI超微光技术的研发,科达基于自身多年在基础ISP图像调制技术上的积累,自主研发了AI超微光深度学习图像增强算法,首次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低照成像技术,很好地提升了摄像机低照成像性能,使得夜间不需要高强度的补光措施,也能获得白昼般清晰、明亮和色彩还原真实的监控图像,从源头解决光污染问题。
“研发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难点,以灯具的设计为例,传统的补光灯,为了减少对驾驶人、行人的影响,往往采取加格栅的方式约束光线,但这种方式会减少灯光亮度。”吴益能介绍,为了突破瓶颈,科达在使用格栅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专利技术——反射器技术,在最大限度减少对驾驶者、行人影响的同时保证效果。
既能很好解决道路光污染问题,又能满足交管等部门的需求,自2019年发布以来,科达的AI超微光卡口迅速推广开来。截至目前,这款产品已在苏州大市范围内部署了400多套,广泛应用于人员卡口、车辆卡口、电子警察等领域,可实现全天候的人像抓拍、车辆管控以及违章取证等。
交汇点记者 陈悦勤
编辑: 陈雨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