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简直让人舍不得‘下脚’,这些集体卖萌的井盖真是处处都充满着艺术!”游客们在游览平江路时偶遇名为“平江古巷”的井盖纷纷驻足拍照。
这样的“苏城地景”是苏州姑苏文化新经济发展中心(公司)“设计师驻留计划”的实际应用成果,同时也是“运河十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内容。项目在苏州姑苏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苏州姑苏古建保护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下于近日落地。
平江路拥有“水陆并行,四方一色”的双棋盘格局,整体呈现纵、横对称,以此为灵感设计师将平江路中桥、亭、民居窗棂等元素用对称的形式组合在了一起,精致工整,又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化上“彩妆”的井盖,看上去不再冰冷、单调,整条道路似乎“活”起来了。
据介绍,设计师在平江路、山塘街、麒麟巷等历史文化老街区都进行了基于街区文化元素的景观创作。以现代都市的产物——井盖作为载体,将刻色板的质地与图腾化的桃花坞IP,转换为街区的井盖,让代表姑苏文化特色的非遗在苏城“遍地开花”。
“苏城地景”的创作和运用只是驻留计划的一个缩影。公司积极利用打造的“繁华姑苏”集合品牌平台,借助于“设计师驻留”计划,致力于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设计的结合,让国际平面设计人才重磅助力苏州传统工艺创新发展。
驻留计划实施以来,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积极探访苏绣、缂丝、桃花坞木版年画、剪(刻)纸等姑苏传统手工艺,在遵循“保护、传承、活化、创新”的原则上,以姑苏本地代表性非遗技艺为创研基础,从设计、艺术、商业等领域参与设计研发、材料革新与产业转化,致力于打造具有苏州元素及前沿创新的设计作品,以此助推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当代生活相融合。
驻地成果是对文化内容的高质量整合、是对市场供求探索的一种拓展、是对行业转型发展的一种引领尝试,未来,驻地成果还将与多种产业结合进行商业转化,通过各类销售平台逐步向市场投放,使姑苏非遗能够在商业范畴内得到广泛传播,以此探索全新非遗商业化路径。
交汇点记者 王俊杰 通讯员 潘心洁
编辑: 范国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