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天(10月27日),姑苏区司法局在全省首创推出区块链存证平台——“苏城存证”APP,通过区块链技术信任力+公证国家公信力的双重增信作用,形成对智力成果的创意构思、制作生产、授权销售以及侵权证据固定等环节的全流程保护。
“有了这个APP,等于为我们知识产权保护安装了‘掌上保险箱’。”缂丝技艺非遗传承人、祯彩堂工艺社创办人陈文因为其设计的作品图案频繁被抄袭,一直苦恼不已。“新的作品设计出来,必然要通过线上商城、线下展览等对产品进行宣传,但是往往我们的产品一上线,各类仿冒产品就出来了,不仅仅是同类产品,就连不同类的产品也会抄袭我们设计的图案。”
在姑苏区,像陈文这样情况的不在少数。近年来,姑苏区大力发展文化新经济,辖区内有文化企业3000余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3人,知识产权登记申报数量逐年上涨,2019年该区版权登记6746件,专利申请3449件。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的多发易发。
打开“苏城存证”APP,用户实名注册认证后,即可通过手机将智力成果以图片、音视频形式上传存储于苏州公证链,一经上传,无法篡改。用户有需求时可在线申请出具公证书,证明该电子数据自上传之日起未被修改,为下一步维权提供有力证据。
“由于知识产权权利的特殊性和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其维权诉讼普遍存在‘举证难’的问题,权利人往往是在发现侵权行为后,通过申请证据保全公证的形式固定侵权证据。”苏城公证处主任殷岳亮介绍:“‘苏城存证’APP推出后,权利人在智力成果产出的同时就可以随时上传存管,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可以随时在线申请出具电子数据保管公证书,随时存、随时证,维权变得大大便利。”
今年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加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支持当事人通过区块链、时间戳等方式保存、固定和提交证据,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权利人举证难问题。姑苏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慧表示:“随着区块链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存证平台拥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作为‘区块链+公证’的首次尝试,后期我们还将引入知识产权法律顾问、诉讼对接服务等功能,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一掌通’,为文化强区装配法治‘推动器’。”
交汇点通讯员 吴璇
交汇点记者 张红军
编辑: 袁玉珍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