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推进共同富裕作为一个重要议题,矢志不渝探索共同富裕的最佳实现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贡献强大力量。
张家港永联村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也是共同富裕的“探路者”。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永联村有何成功经验?其对各地推进共同富裕有何启示意义?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结合永联村的具体实践,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解读。
做大“蛋糕”
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永联实景】
驱车缓缓驶入永钢集团,但见高大的厂房林立在大片草坪之上,与远处的蔚蓝天空融为和谐的景致,新能源货车在燃气管道下穿行而过,游弋在这满目绿意之中。走进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坐在操作台前,轻轻摇动面前的摇杆,轻点几下鼠标,便催动机器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展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永瓷工坊、豆腐坊、苏绣坊……走进永联农耕文化园,一座座传统江南手工作坊里,食品和手工艺制品的制作工艺、生产流程呈现在眼前,吸引大批游客上前体验,亲身体会江南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再往里走,农耕长廊里,千件传统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所使用的各类工具、用品整齐陈列,成为孩子们驻足学习农耕文化的重要阵地。
【永联作为】
上个世纪80年代,永联村大胆作为,筹资30万元创办轧钢厂。次年,轧钢厂产值就突破1000万元。此后,永联以轧钢厂为核心,组建成立永钢集团。进入新世纪,永联再度自筹资金10亿元,用341天上马百万吨炼钢项目,一举将永钢发展成为大型钢铁联合型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由村企合一引发的矛盾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永联村先后两次对永钢集团清资核产,把永钢集团从永联村的集体资产中剥离出来,进行股份制改造,按现代企业制度自我运行,其中25%股权由永联村经济合作社持有,作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用于村子的发展建设。
此时,处在政经合一状态的村民委员会,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永联村着手实施政经分离,把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村民委员会中剥离出来,充分发挥村经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功能,按照公司化、专业化运行,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运行。
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永联村先后4次“并队扩村”,并坚持“进了永联门,就是永联人,凡是永联人,待遇人人都平等”的原则。1995年,第一次并村的时候,永联村给每位老永联村村民一次性补偿1万块钱,补平存量资产贡献,从此新老永联村民待遇一样,一家人不吃两家饭。
【专家点评】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王勇表示,作为村庄的公共资源,集体经济能否高质量发展在共同富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永联村是“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调整土地产权,获得土地自治权,实现自主性空间治理,并以土地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创新集体经济的多元发展路径,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村子发展、村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区域、城乡及个体间存在适度差异是正常的,不能要求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富裕,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需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永联村工业快速发展之后,先后合并了周边的四个村子,并让合并进来的村民公平地享受到永联的发展红利,带动弱村走向共同富裕。
共建共享
走稳共同富裕道路
午后的永联小镇,一幢幢高楼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居民搬着板凳、马扎围坐在楼道口聊起家常。“现在大家都住在楼房里,小区对面就是超市,生活很便利。”79岁的村民、永联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王清峰说,每个月村里都会发放1000元的生活补助,再加上土地流转费、尊老金、饭补等各项福利,一年能拿一万多元,觉得特别满足和安心。
下午4点,还没到饭点,江之鲜酒楼老板孔春祥便在前厅和后厨忙开了。孔春祥原先做着轮船柴油机配件生意,但随着渔民陆续上岸后,生意受到冲击。得知村里优先把店铺组给本村人后,立马提出申请,在美食街开起了饭店。“村里给了我们创业机会和平台,让我们过上了富足生活。”
在永钢集团数字创新部,项目经理汤建宇正在撰写EMS能源管理系统升级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具体规划。大学毕业后已经就业的汤建宇,偶然得知永钢正在招聘相关专业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本村村民,当即决定回去试试。“永钢提供了良好的福利待遇和追逐梦想的舞台,为‘自家’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我觉得很自豪。”
2006年以来,永联村先后投入近40多亿元打造永联小镇,按照拆归拆、分归分的办法,让农民集中住进了大产权房,使集体资产变成了家家户户的实物房产。与此同时,永联在小镇周边先后建起农贸市场、小学、幼儿园、医院、商业街等城镇基础设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买菜、看病等,过上了城镇生活。依托永钢集团分红、店面租金收入、实体公司经营收入,永联村建立多项福利保障制度,让村民共享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成果。2020年,永联村民从集体经济中获得的分配达人均1万元。
目前,永联村有一万多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永钢集团规定同等条件下永联人优先考虑录取,近2000名村民被录用到企业上班,但还有许多村民因为学历低、年龄大、身体弱,存在就业难题,为此,永联成立劳务公司、保安物业公司,到周边企业承接保洁、保安等工作,解决了1500多名村民的就业。
不仅如此,永联村还为村民提供创业平台,规划南街、北街、东街三条商业街,共320个门面店,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规定永联人优先租赁。永联村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农民创业园,把水、电、气通到厂房门口,并以优惠的价格租赁给村民创业。
苏州干部学院教学培训处处长、副教授何兵认为,一般来说,农民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劣势,需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参与多次财富分配,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在建设发展进程中,永联村始终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把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产业融合、要素集聚的重要支撑点,发挥社会资本要素的杠杆撬动作用,带动永钢集团、农耕文化园、农业生产基地等特色产业发展,以此为村民创造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永联村将村办企业永钢集团先后两次进行改制,激发企业活力的同时,为村子保留25%的股权,通过二次分配,为村民创造分红性收入分配的机会,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收入的增加。其中,按户分房的创新做法有效地将货币形态的集体资产,通过拆迁安置,公平地转化为了村民的家庭房产,缩小了贫富差距。
文化浸润
提升共同富裕成色
“人民跟着党翻身把歌唱,苦日子不再有,生活有保障……”晚饭后,永联舞蹈俱乐部负责人肖燕和广场舞蹈队队员一起赶到社区舞蹈房,排练广场舞《跟党走》,为即将举行的张家港市广场舞比赛做准备。“晚上没事,我就会和‘小姐妹’们一起跳跳舞,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下午一点半左右,80多岁村民朱锦成和往常一样来到永联图书馆,从报架上取下当天的报刊,戴上老花眼镜翻阅起来。“图书馆离家很近,吃完中饭溜达着过来看会报纸,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间。”朱锦成说,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也要跟上。看报不仅能了解国家时事,也能更好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带宠物狗到公共场所,一定要牵好狗绳,确保居民的安全”“遛狗时要把狗的粪便带走,维护好生活环境”……在小区空地上,楼道长陆卫红和十几名居民举行了一场现场居民议事会,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小区宠物狗扰民及安全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为了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永联村采取提供文化资源的形式,先后成立永联文体俱乐部、永联戏楼、永联图书馆等文化载体,鼓励支持村民组建多支文化演出团队,开展文化活动。其中,永联村与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合作,在永联小学成立管弦乐团,从上海请来一流的老师进行教学,让村民也能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
2004年起,永联每年拿出1000万元设立文明家庭奖,对每个村民进行分数考核。2019年开始,永联将文明考核调整为文明家庭标兵、金质文明家庭奖、银质文明家庭奖及铜质文明家庭奖,由社区统一制作牌子挂在居民家门口,成为良好家风的象征。
永联村还创新建立“议事平台议大事、议事团议难事、楼道小组议琐事”的三级议事平台,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交由村民们,不设前提,正反两方进行讨论,不断激发公民意识,形成自治的良好局面。
苏州市委党校副校长、苏州市行政学院副院长方伟表示,共同富裕不仅代表着物质富裕,也意味着精神富足。追求共同富裕是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实精神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也将产生更大的需求,这就要求各地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反过来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优秀文化的滋养,帮助村民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这也将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永联村始终坚持村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两个共同富裕齐头并进,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明风气,逐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久久为功
增添共同富裕后劲
在永钢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金城永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由钢渣和建筑垃圾经过资源化处理后生成的透水砖放置在玻璃柜中,水柱慢慢淋下,竟“神奇”地从砖块中穿过,滴在地面。质检科主任鲍培平介绍,相较于普通的砖块,透水砖内部材料的颗粒更大、空隙更大,可承受强度也更大。
“阿姨,身体好点没有,今年收入情况怎么样?”一大清早,永联为民基金会项目部部长杨颖就跟着楼道长、网格长、社会工作人员来到居民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为村里开展年底慰问活动做着准备。走访一直持续到中午,杨颖来不及休息,将一上午的记录分门别类,绘制成一张表格。“这样的走访,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村里居民真实的生活状况,也能更精准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2019年,永钢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启动运行,建设了包括3D打印车间、转底炉项目、建筑垃圾及装潢垃圾综合利用项目、钢渣尾渣资源化利用项目等在内的一大批环保项目,实现了生产钢渣、建筑垃圾等废弃材料的“再利用”,不仅把困扰钢厂多年的钢渣处理问题消化在企业内部,更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此外,永联村还发起成立了“永联为民基金会”,每年接受爱心人士和永钢集团及其员工的捐款达2000多万元,每年用于养老、助学、扶贫、助残、教育等公益项目的开支达1600万元。若有居民、职工遇到困难,如“因病致贫”等,可单独申请救助。
在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看来,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必须具备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基础,做到稳中求进,形成可持续的共同富裕,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发展至今,永联村将永钢集团作为集体经济根基,以高质量工业化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进而实现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为永联的共同富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也意味着永钢集团需要不断创新升级,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引,比如完成“双碳”“智改数转”等工作,以增添发展的后劲,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
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也不代表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都有一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通俗来讲,“富裕”意为做大蛋糕,“共同”则为公平地分好蛋糕。永联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考虑民生需求,充分发挥三次分配的作用,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
撰稿 宗志鹏 徐瑞雅
编辑: 范国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