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搭建职校生多元化成长路径、加强普职融通,着力实施“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大工程,持续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目前,徐州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31所,在校生15.35万人。2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5所学校创建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公办职业学校全部进入省优质学校行列,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培育人才
5月22日,徐工集团与徐州市教育局携手打造的徐工·青少年成长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通过组织青少年近距离与工程机械互动,帮助他们了解大国重器背后的科技力量与创新魅力。这是徐工集团与徐州教育部门产教深度融合的又一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徐工集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早在1992年,便建立了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
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项目金牌得主、徐工基础事业部装配钳工杨长剑就毕业于徐工技师学院。在台钳工作桌前一遍遍重复拉锯、推锉、打磨,是他求学时养成的特别“放松”方式,这让他制作的工件精度始终保持在一个极高的水准。
“徐工技师学院每年都会从企业里聘请一些高技能水平的毕业生回学校讲课,将自身的技能经验和大赛精神传递给学生,同时把企业文化带到学校。”杨长剑说,徐工技师学院属于企业办学,学校里的很多实操设备都是企业中最先进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徐工技师学院教学总监蒋炜说,从技能人才培养,到企业生产岗位实践,再到大赛练兵融会贯通紧密结合,徐工集团已形成一套独特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各企业共同构筑了高技能人才成熟的职业生涯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圈。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徐州许多职业学校秉承“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理念,让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城镇化的进程,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护理、医药、康复技术的专业技能人才缺口极大。看准这一市场方向,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大幅调整专业布局,形成9个优势专业群,组建农林工程、动物工程、药品食品、卫生健康、生物装备、信息管理6个二级学院。2020年,徐生院新沂校区开始同步招收医护类高职生,将护理、农村医学、康复技术等专业建设成为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为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培养更多优质卫生人才。
“立足‘大生物、大健康’的办学定位,泉山、新沂两大校区共育高素质医疗卫生类技能型人才,现有护理、康复专业学生2000余人,2021年计划录取1000人。”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徐锋表示,该校积极推进“治人文、精技术”的教学改革,致力专业水平提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该校还与徐州市矿山医院签约共建徐州生物工程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至今,附属医院累计派出30余名临床医生及康复治疗师,参与学校护理专业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医院为学生提供临床见习机会,使学生真正学习到来自临床一线的实用技术。
无论是像徐工技师学院的企业办学,还是徐州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创新,各类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在徐州越来越普及。
“当下经济发展迅猛,许多新的工种、职业产生特别快。按照原有模式实施教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可能已经过时。”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总经理张红生表示,徐州实施政校企合作,能够破解职业培训与企业用工存在信息壁垒的问题,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供应链串联起来。目前,职业院校培训的学生也越来越接近市场化,许多院校会注重邀请外部资源充实教学,实行校外导师制,学校培养与市场供需间逐渐向好。
多元成长
畅通升学就业渠道
近年来,徐州市在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模式、升学就业途径上不断寻求突破,通过对口单招、中高职衔接等方式,让学生成长有通道,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
近日,2021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落下帷幕,徐州职业院校斩获22块金牌,金牌总数和大赛总分喜获丰收,徐州职教展现出的教学成果获得多方称赞。同时,这些获奖学生还可享受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的升学奖励。
“我们鼓励职业院校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的培养方式,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为学生打通升学渠道。”徐州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李乐介绍,有了明确的升学奖励政策,职业学校的学生备赛热情高涨。
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沈焕悦便是此次技能大赛金牌选手之一。“技能,是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立身之本。有了过硬的技能,生活才能更美好。”沈焕悦表示,自己凭借苦练声乐技巧,获得多项技能大赛奖项,成功通过对口单招,被一所本科院校录取。
如今的职校学生,成长路径更加多元化。据了解,2021年,徐州各类职业院校考取本科学生的人数达到138名,其中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考取本科学生人数达到57名。“我们实施适合的教育,为学生就业、升学搭建多种渠道。”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滕道明表示。
对于想要就业的学生,铜山中专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重点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为区域企业输送人才。近年来,先后与徐工消防、徐工液压、淮海控股等本地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就业率达96.53%。对于升学意愿强烈的学生,铜山中专在做大、做强、做优对口单招的基础上,鼓励想要升学的学生参加自学考试和中高职衔接项目,努力使学生拿到更高文凭,提升毕业生学历。制定‘本上线百人计划’,该校今年声乐、舞蹈、汽修3个专业本科升学率已经达到100%。
今年5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大三毕业生戴宪德得到一个好消息,他面试的深圳一电子科技公司向他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岗位是建筑机器人机械设计研发,毕业后正式入职。
“我中职时就决定要走职业技术这条路,恰巧建院来宣讲‘3+3’中高职衔接培养项目,我就立刻报了名。”戴宪德说,中职更注重动手实操,而高职的学习则更侧重于理论提升。参加“3+3”的学生,学校会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段和合理设置,让中高职课程衔接更顺利。经过3年深造后,戴宪德拿下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和江苏省挑战杯、“互联网+”大赛一等奖,职业前景一片大好。
“自2016年起,我们开始与徐州本地7所中职的10个专业进行定向‘3+3项目’共同培养。在中职前段专业培养我们会提前介入,融通课程体系。想要升学的学生转段进入高职后,目标更强,专业起步更高。”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沈士德介绍,近两年,“3+3”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都是100%的就业率,今年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也已超过90%。目前,“3+3”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模式,在徐州的认可度逐年提高。
普职融通
开辟校际交流通道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职业教育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职业教育,让更多以“职业立身”为目标的学生,用专业技能打造自己的“金饭碗”。
为此,徐州推行普职融通新型办学模式,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小学携手合作,实现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课改成果等方面的借鉴与融合,开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生交流通道,为学生发展目标选择提供体验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月25日,徐州市职业体验主题旅游大巴发车仪式在江苏模特职业艺术学校举行,徐州市教育局首次对外发布徐州市职业体验手绘地图。启动仪式后,对职业教育感兴趣的个人或团体,均可拨打手绘地图上的电话预约参观全市34家职业体验中心。
作为职业体验中心“始发站”的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围绕学校旅游服务类特色专业,打造特色“智慧旅游+”职业体验中心,吸引许多中小学生前来体验。
“我们与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徐州三十三中等学校合作,共同开展茶艺、舞蹈、面点制作等兴趣课堂和社团活动。”江苏模特艺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系主任臧春迎说,体验中心的3D大屏景区展示、模拟导游讲解、茶艺课堂等特色职业体验互动,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在了解两汉文化、领略家乡之美的同时,对旅游服务类职业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除了建立体验中心外,徐州许多职业学校还搭建“普职融通”课程,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让普教学校的学生了解职业教育。
6月6日,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的教师们在未来科技城职业体验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职业体验活动。70多名从幼儿园到初中学段的孩子在技师学院体验了乐高机器人、面塑制作、3D打印、智能物联、无人机试飞等课程,对职业学校的工业机器人、烹饪、物联网技术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原来职业学院的课程这么有趣,有很多动手的项目,跟我们现在的学习方式很不一样。我很喜欢,以后还想经常过来体验。”参与体验的初中生张俊龙表示。
“长期以来,我们与多家中学合作,开设无人机、乐高机器人、中西餐面点制作等课程,把专业课堂搬进普教学校,让更多孩子了解职业学校的学习内容。”徐州技师学院教师张乐介绍,学校开设这些课程目前已经有两年多,还会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通过开放职业学校的资源,搭建普职融合的平台。
目前,徐州市已建成一支专业的普职融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搭建起一个包括100门课程的普职融通课程库,在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间搭建起兴趣的桥梁,让学生在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前有更多的体验。
提质扩容
服务现代产业发展
当前,徐州市正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不断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形态进行产业转型,全面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为更好地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徐州市教育局实施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强服务”工程,培养更多职业技术新人、能人。
想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就要不断建强职业教师队伍。徐州市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鼓励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到学校兼职,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锻炼,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一批教学名师。“计划到2025年,徐州职业院校将培养100名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300名专业骨干教师、500名青年优秀教师。”李乐说,严格落实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挂职锻炼制度,支持教师参与校内外创新创业活动。努力做到“职业学校管理要向现代企业看齐,教学管理要向四星级高中看齐,学生管理要向部队军营看齐”,形成“抓得紧管得严”的特色。
随着职业教育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徐州按照做大做强做优、多元投资办学原则,实施扩容工程,加快院校建设,壮大市县两级职教规模。2021年,徐州中等职业学校计划新改扩建校舍18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万个。今年9月,睢宁中专新校区一期9万平方米预计投入使用;沛县划拨1500亩土地筹建湖西高职院;丰县、邳州中专二期工程启动。民办职业院校迅速发展,2019年通过审批的博大中专,2020年通过审批的大自然环保中专、汇川中专、鲲鹏中专已完成筹设,预计明年开始招生。
徐州市教育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优化专业布局,开展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吻合度调研,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建成15个对接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特需专业,5个区域性职教集团,5个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76个、校企联合研发项目616个。建立实习备案制度,鼓励学生在徐就业,把在本地实习就业作为对职业学校一项重要要求。目前中职学生就在徐就业率达70%,其中徐州籍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76.6%,比“十三五”初期提高15个百分点。
“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淮海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徐州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表示,“十四五”期间,教育部门将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耀文 陈彤
编辑: 陈彤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立足大生物,大健康的发展理念!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