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连云港观察(第010期)
【头版】
精彩试读>>>
秋日的连云港,色调转为暖黄,天高云淡,山海交融,风光斑斓如画,吸引着许多游客来到各旅游景点,欣赏依山傍海风景、秀美港城秋色。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向往“诗和远方”的人们出游热情高涨。前三季度,连云港市共接待游客2880万人次,恢复到同期的84.2%,实现旅游总收入405亿元,恢复到同期的86%。国庆长假期间,连云港市共接待游客364万人次,同比恢复89.8%;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同比恢复87.6%。
从一座山、一片海,拓展到一整座城,数十年来,连云港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如今正着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全域之城”。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聚焦】
在传统的纺织品印染技术中,一吨涤纶布的染色、水洗需要用掉大约50吨的水。据行业分析数据显示,纺织印染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的11%左右,每年20亿-23亿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让这个行业走向更环保的方向?连云港鹰游新立成纺织科技公司给出了一种可能性,他们研发的闪染技术,将“50”降到了“2”。
【纵深】
8元的家常豆腐、12元的红烧鱼、15元的冬瓜排骨、2元的青菜汤……11月2日中午,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星化社区的中央厨房配餐中心,40多种菜品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打饭的窗口排着十多位居民。62岁的朱帮桃和老伴点了一荤一素一汤,总共花了23元,吃得有滋有味:“我们小区最近的菜场走路要15分钟,每天买菜、做饭,琢磨吃什么特别麻烦,现在有了大食堂,真是方便了老人,早上起来不用动锅动火,想吃什么都有,离家近,干净,便宜,服务也好,我们现在一天要在这里吃早午餐两顿,有时候和我们一起住的女儿也来这里吃饭。”
这是连云港市首家投用的区级中央厨房,面积足有2000多平方米,可容纳300人就餐,同时满足6000人/次用餐需求,今年10月10日刚开业,已经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我们目前可以提供堂食和配送两种服务,服务社区居民,同时为海州区的中小学提供配餐服务。”江苏松霖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莉说。
【岁月流影】
10月22日,在位于灌云县东北角的灌西盐场,一名盐工正开着电动履带扒盐机在盐池里扒盐。这一天,盐场人简称“秋扒”的秋季扒盐已近尾声。不远处,7000吨盐堆成的盐廪像一座小雪山,那是盐工们一星期的劳动成果。
“两淮盐,天下咸。”诞生于黄海之滨的淮北盐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盐场之一,见诸文字记载的有两千多年历史。在东方海盐文化的孕育中,无不映射淮盐的深长投影。煮海为盐,逐海而迁,千年淮盐,一直在变动。如今的淮北盐场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倚亚欧大陆桥,腹地广阔,下辖八大制盐场,地跨连云港、盐城两市,灌西盐场即是八大盐场之一。
一百多年前,两江总督兼盐政大臣端方,集钱10万吊,在淮北埒子口苇荡左营铺滩40份,开创了灌西盐场前身济南盐场。从此,苏北大地上崛起了一个具有百年建场历史的老牌制盐企业。
编辑: 吉凤竹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