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宿迁
交汇点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泗阳县卢集镇党委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不断整合生态、宜居等优势资源,围绕“富美绿好”总目标,打造了现代生态文明与乡村文化牵引在卢集交相辉映的农房改善项目,把卢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与基层党建、产业发展、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同步实施,着力擦亮生态宜居名片,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现在的卢集实现了生态宜居乡村因“颜值”而更有价值。
发挥区位优势,做好深度整合文章。依托成子湖旅游度假区优势,一是整合宜居之美。围绕“1+4+4”空间布局体系,我们稳妥推进农房改善工作,现已建成农房2229套,在全县占25.4%,已安置1400户,安置率达72.8%,其中成河、郝桥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桃源里为全县首批省农房示范项目,也是全县唯一的被评为省建筑标准化星级工地,桃源里和周岗嘴顺利通过省农房考核绩效评价,镇域农房工作分获一、二季度考核全县第一。加快老镇区改造和镇村功能完善,完成北京路主干道及沿线房屋提升改造,新建小镇客厅和街坊公舍,推进光明路特色街区和镇区配套游园项目建设,乡村振兴观摩考核分列全县第三、第五。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创建美丽宜居乡村1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进一步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
二是整合空间之美,围绕“两纵四横”道路布局体系,高标准推进新高线建设任务,年内完成对光明路、卢镇线、南曹路等7条道路的黑色化改造和提档升级,不断疏通空间堵点。完善配套三类公厕、垃圾中转站、 污水处理站公共设施等,完成对福源河、卢集中沟、薛大沟、大元引河等农村水系的综合治理。
三是整合活力之美。围绕“人、地、房、钱、产”五大要素,启动成子湖以“古时朱墩、今日成河”为主题、周岗嘴以“风荷静画、水墨人家”为主题完成特色田园创建工作,颜勒村完成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的最美颜值。
提升宜居水平,做好深度联合文章。依托农房改善项目优势,一是把人力资源联合起来。我们将紧紧把握“互联网+产业”这个新业态,立足“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吸引更多年轻人从“进城去”到“回乡下”,做助力乡村振兴的基层“逆行者”。
二是把管理资源联合起来。通过实施村改居、网格化和强服务,不断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提升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三是把党建资源联合起来。推进方法创新、载体创新,采取项目化、指标化的方式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实施,强化工作方法,把志愿服务与阵地建设的深度融合,围绕卢集的十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不断完善桃源里社区中心配套功能,建设邻里中心、游园项目,让居民有服务、娱乐、休闲的地方。
强化产业发展,做好深度融合文章。依托330省道林果产业带优势,围绕“1、3、1、4”(一生一世)目标,即打造1条特色观光商业街,建设3处网红民宿打卡点,布局10座精品桃果采摘园,创建4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把农房改善点配套产业项目作为抓手,提供居民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让搬迁居民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
培育文明乡风,做好深度结合文章。依托十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优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风礼堂、志愿者服务驿站等阵地,开展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演出 、“四个十佳”进道德讲堂,乡贤送春联 、“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 ”等评选活动,树立良好的家风、民风、乡风,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植入到乡村振兴的文化实践中,打通乡风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
面对“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卢集镇将在新起点上再出发,乘势而上再奋斗,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 ,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卢集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之路,力争早日实现林果飘香桃花源,湖光花海梦田园的美好愿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黄义杰 裴子祥 李蔚然 王文锋)
编辑: 孙旭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