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淮安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有预见性的空间规划,也要有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还应该要注重优秀文化传承。盱眙县黄花塘镇将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并结合自身实际,以空间规划、产业布局、文化传承等方面为重要抓手,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规划先行,画好乡村振兴“全局图”。黄花塘镇位于盱眙县东南部,下辖17个村(社区、场),镇域面积298.96平方千米,国土资源丰富。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将国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优势,黄花塘镇积极主动寻求外部专业力量的支持,并与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共建“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院盱眙县黄花塘镇工作站”,聘请专业乡村规划师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推动乡村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提升乡村空间品质。
“黄花塘镇是全县面积较大的一个镇,对这么大一片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参与,我们希望通过专业规划师的富有前瞻性的规划,能进一步释放国土资源潜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朱树弟说。
融合发展,牵好乡村振兴“牛鼻子”。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本土产业,才能走实乡村振兴之路。农业是黄花塘镇优势产业,虾稻共生更是黄花塘镇农业发展的特色。目前,全镇共有虾稻共生面积8万多亩,镇芦沟虾稻共生综合种养基地已发展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稻渔种养示范区”。借助农业优势,黄花塘镇深入推进农旅融合项目,着力打造特色民宿、老鹅一条街等多种旅游业态,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乡村,感受浓浓的乡村气息,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体验。
“爸爸,龙虾尾巴上的小颗粒是什么呀?”“那是龙虾的仔,它们以后也能长成大龙虾。”来自盱眙县城里的孙先生父子在虾稻共生区田埂上一问一答。孙先生说:“我们平时在城里很少到乡村来,今天周末带孩子感受下乡村环境,在田野乡村,儿子不仅身心得到了放松,而且还增长了见识,收获很多。”
文化传承,留好乡村振兴“主心骨”。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1943年1月至1945年2月,新四军军部驻扎在黄花塘,继续着抗日战争。为纪念革命先烈、弘扬新四军精神,黄花塘镇建有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的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目前累计接待游客超过700万人次。此外,黄花塘镇还投入人力、物力建设及党性教育、干部培训、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新四军文化园。铁军虽已去,精神永相承。新四军一心为国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在黄花塘当地一代代传承,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土生土长的黄花塘镇人,从小听爷爷讲新四军的故事,新四军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当起了一名振兴专干,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黄花塘镇振兴专干小周说。
跟小周同样想法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从小接受红色教育,毕业后也回到了家乡,期望能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们接受教育不是为了摆脱我们贫困的家乡,而是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好。”回乡创业的“90”后青年张林芝说。
淮安市委发布的2022年1号文件中明确,将黄花塘镇建设为乡村振兴先导镇。黄花塘镇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举全镇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严保青)
编辑: 张红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