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公布。淮阴工学院学子斩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刷新该校数学建模的国赛成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自2009年以来,淮阴工学院累计获得本科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江苏省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
骄人的战绩不仅渗透着参赛学子的智慧与汗水,更离不开他们的精心指导——淮阴工学院数理学院数学建模教学团队。他们数年如一日,带领学校本科生、研究生队伍参加全国、省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已建起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打出了熠熠闪光的战绩,也打出了淮阴工学院人才培养的骄傲和底气。
为“啃下”硬骨头,他们一步一个脚印
“要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打出一片领地,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必须要变革教学方法、改变数学建模指导策略,一步一个脚印去拼。”这是该教学团队带队教师王小才教授对他的“战友”们常说的一句话。
早在2009年,市面上适合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数学建模教材比较匮乏,且仅有的教材都比较注重于理论分析,学生用起来比较吃力。面对这些困难,该教学团队决定自主编写教材。他们通过十余年的案例积累、开展百余次教研活动,对历年的竞赛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反复研究论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探讨。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耕耘18个月,编写出了适用于学校专业课程、数学建模翔宇班课程教学和竞赛辅导的《数学建模》教材。
“这套教材,打破传统的数学建模教材编写模式,以知识主导、能力驱动为思路,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一个个生动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建模和求解,帮助学生梳理案例背后的建模方法、思路以及知识点,从而达到以点扩面的效果。”团队成员姜红燕、冯前胜老师介绍,教材一经学生使用,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爱学,老师教起来更有条理。
然而,这支年轻人多、冲劲强的教学团队没有止步于此。他们结合最新的竞赛要求,不断推陈出新,修订完善教材内容。2009年,用于数学建模教学辅导的经典案例仅有十几个,但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了355页百余个经典案例,为数学建模竞赛骄人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数学建模》课程改革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基于目标导向的一心一群多模块分层次课程体系”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数学建模》课程被江苏省推荐参加国家一流线下课程的评审。当前,团队正积极为申报2021年省重点教材做精心准备。
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暑假
由于全国大赛每年在九月中旬举行,最炎热的八月就是数学建模师生备战的“黄金档”。多年来,他们雷打不动只过一个寒假,从没尝过暑假的滋味。每年随着暑假开启,他们准时从家人身边“蒸发”。
“选择做建模人,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就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团队成员刘绪庆介绍,在每一个炎热的暑期,这支“冲劲十足”的团队,克服困难,全面负责起本科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管理、培训和竞赛工作。
据了解,这支能打胜仗的团队,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也没有放松工作的脚步。为选拔出优秀队员参加竞赛,教学团队在3月份就启动了第一阶段的竞赛培训工作,通过线上教学方式为200余名学生开展了课程培训,同时把每次上课的内容全部录成视频并及时上传到课程网站,供学生课后复习,确保教学效果。通过几轮的培训选拔,团队选出了50余名学生参加暑期的线下培训。
“正式竞赛前,为指导学生做好最后的‘彩排’工作,团队老师们都会陪伴着学生进行着一遍又一遍的赛前‘演练’,因经常熬夜,大家都出现了红眼睛、黑眼圈……”团队成员徐兴波、曹晓菲老师介绍道。
为了学生成长,他们甘当梦想摆渡人
“如果我不参加数模竞赛,还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如此大的潜力。” 获得2018年本科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团队队长宋佳妍同学笑着说道。在数模竞赛中,她学到了未来成长道路上终身受益的关键词—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大胆创新。
参赛同学高诗萱、孙硕、郭允程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提升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大一就参加了建模培训。是建模比赛让我懂得什么叫持之以恒。”“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竞赛让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师生之间相互关爱、共同奋战的真挚感情,既是团队奋战的动力,也是最美好的记忆。谈到收获,学生们无不对团队老师们充满感恩和敬意。“我们的比赛总体来说是比较顺利。这离不开老师们平时对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常态化模拟比赛和科学化指导培训。正是这些平时积累,练就了我们的韧性和良好的心态,由衷感谢他们。”刚刚获得“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曹成龙同学说。
据了解,该教学团队所带的学生毕业后相继奔赴名牌高校、研究所、苏州、上海等地,续写着数学建模的传奇。“我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到很顺畅,因为统计学中很多知识都是直接跟数学建模密切相关。”2019年考取北方民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的宋佳妍同学介绍。工作于上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的李军同学回忆起在淮工结下的‘数学建模之缘’也深有感触。
多年的辛勤耕耘创造了骄人的成绩。数学建模教学团队用行动演绎了“1+1>2”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彼此支持、相互鼓劲、善打胜仗是这个团队的鲜明特点。谈到未来发展,团队负责人王小才教授介绍,团队将进一步强化数学建模相关课程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建模思想融入学生课堂、组办建模思维训练营等系列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建模竞赛中来,使数学建模在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潜力、提高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促进职业生涯更好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数学建模人才。
(仲昭慧 潘子松)
编辑: 张莎沙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