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扬州
交汇点讯 “这是宽边黄粉蝶,那是宽尾凤蝶,你们看它们的颜色和花纹是不是都很漂亮呢?”“它有着长长的喙和三角形的背鳍,是不是和长江江豚有些不一样呢?它的名字叫做白鳍豚,有着‘长江女神’的称号,不过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它已经功能性灭绝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最后的一条野外白鳍豚了。”
近日,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青禾宣讲团的成员带领扬州大学第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参观了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动物标本馆。在进入标本馆之前,讲解员还为他们介绍了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在野外实习时亲手制作的动植物标本。进馆后,四位成员分别向小听众们详细介绍了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的标本,让小朋友们对动物世界有了更多奇妙认知。
在讲解过程中,成员们还为小朋友们讲述了关于食人鱼、绿毛龟和穿山甲的小故事,增进他们对动物的形态、习性等方面的了解。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还收到了讲解员们准备的干花书签礼物。
讲解员陈璐说:“给孩子们进行标本解说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看着他们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展柜中的一件件标本,大声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希望这次的标本馆之旅能够成为他们美好的回忆。”
“标本馆里有食人鱼、海龟和铃牛这些我从未见过的动物,大哥哥大姐姐们的介绍内容也很有趣。我还认识了‘长江女神’白暨豚,不过可惜它已经灭绝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让其他可爱的动物在地球上快乐地生活。”一位小朋友说道。
辅导员郭蕾老师表示,标本讲解活动让小朋友们对动物的认识从单一的课本学习变成了立体的实际参观,甚至还见到了许多已经灭绝的动物标本,培养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希望大学生们在协同育人的理念下,紧紧围绕第一课堂,积极参与第二课堂,走出教室、走向实践,让科学精神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通讯员 刘迅婕 谭梦垚
编辑: 张晨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