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受损,胃动力减弱,胃排空延迟,误吸风险会显著增高,若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充足营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愈。记者3月1日从扬州援武汉第一医院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获悉,他们在隔离舱内完成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鼻肠管留置,为胃肠道受损的新冠肺炎患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新路。
插管成功后陈巧平(右)的护目镜已被水汽覆盖
这位重症患者来自扬州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市第一医院28病区,他经口气管插管已接近一周时间,同时俯卧位通气。在日常护理中,该患者的营养支持一直是困扰医生护士的一大难题。2月27日,来自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陈巧平护师决定为患者留置鼻肠管,来解决营养支持的问题。
此次采用的床边鼻肠管盲插技术,虽说在各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都有临床应用,但并未完全普及,操作上非常考验操作者的经验和手感,以及熟练度。作为江苏省危重症专科护士的陈巧平平时经过反复练习,对此项操作已非常熟练,平日工作中鼻肠管置入的成功例数也已积累了很多。
当天上午10点多,鼻肠管操作开始,可是置管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这位患者因气管插管时间较长,喉部黏膜水肿,即使在镇静镇痛状态下,患者也不配合。陈巧平不慌不忙,给患者静脉注射胃复安30分钟后,综合采用多种办法送管,并临床独创了两管辅助一管的方法。鼻肠管置入体内后确定置管位置也非常关键,“平日一般运用听诊辅助判断置管位置的方法,由于现在防护用品的厚度阻隔变得无法使用,床旁超声辅助判断法也由于不具备条件而搁浅。”最终,陈巧平只能使用注气法判断鼻肠管位置,这种方法在护理实践中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盲插”。最终,陈巧平运用经验和手感,成功置管。
由于武汉气温回升,加之防护服厚重,在床边持续弯腰曲背置管一个多小时,陈巧平的护目镜上已经快被水雾遮盖,但她依然坚持做好插管后的终末处理,调整好患者的体位才出舱。
后来,这位患者的床边拍片结果再次确认鼻肠管置管成功,听闻这个消息,护理组工作群里顿时欢呼雀跃。来自扬州各个医院的护理人员都对陈巧平的这一绝技啧啧称赞,很多年轻护士称她为团队里的“技术流”,把她当作了学习的榜样。
江苏援鄂医疗队通讯员 胡媛媛
交汇点记者 张晨
编辑: 张晨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