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8月5日是扬州市第三次核酸检测的日子,清晨6点半,在昌建君悦府采样点,接到通知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居民在现场志愿服务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排成了一条队伍。
队伍中有小朋友还没有吃早饭,正和家长闹着肚子饿,这个时间只有昌建公寓的中心广场内的小卖部和两台自动售货机可以买到食物,但是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非本小区的居民不能进入小区。正在这位家长犯愁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您好,您需要买什么?我帮你去买。”来自扬州市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志愿者王跃桦正在帮助维持现场秩序,注意到这一情况,他主动提出帮这位家长购买食物。“我要一瓶牛奶、一个面包。”“我要两个蛋黄酥。”大家纷纷提出购买需求,王跃桦和来自同一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孙桃李一次次地往返于小卖部、售货机和队伍之间,解居民之所急,给居民之所需。
8月3日,在得知学校所属街道新盛社区急需志愿者协助第三轮核酸检测后,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发布了征集志愿者的通知,呼吁广大教职员工和党员干部把投身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敢字当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令自己满意、群众满意的优秀答卷。“我原来是医务工作者”“我有志愿者工作经历,我愿意和同志们一起抗疫”……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一经发出,报名者接踵而至。短短两小时时间,报名人数就超过60人。8月5日,经过筛选的48名志愿者组成志愿者团队,分成4组支援新盛社区核酸采样点。
上阵“父子兵”并肩抗“疫”情
清晨4:30,扬州市职业大学教师志愿者团队在新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结完毕。队伍中还有一名特殊的“00后”编外人员,他就是江苏大学大三年级的沈砚君,在父亲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沈新华的带动下,他们一同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分别被安排在明月湖路和万豪小公园核酸检测点进行志愿服务。沈新华患有高血压,由于早晨出门急,没有携带药物,直到中午的时候其他志愿者发现他有些站不住了,他才道明原委,回家服药后立刻回到岗位。引导市民有序排队、耐心接受咨询、往地上贴1米线标识……这对“父子兵”在不同的地点做着同样的工作,都是同样的细致和坚持。
显师者担当筑安全屏障
“有序排队,间隔一米,提前打开苏康码……”这是扬州市职业大学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志愿者焦予斯今天重复最多的话,考虑到现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她带着平时上课用的“小蜜蜂”扩音器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居民,做起了“社区小喇叭”,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减轻压力,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
刘苏闵和王奎萍是扬州市职业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妻,从早上4:30到18:00,二人始终坚守在各自的执勤点上,很少碰面。刘苏闵在昌建检测点上来回巡视,遇到不会查看健康码的老人,他总是耐心讲解,手把手地示范,遇到黄码的居民,他提醒他们先行回家,等待后续通知。而王奎萍除了引导居民有序排队,还细心关注大家的身体状况,为志愿者发放饮用水,提醒大家及时补充水分,成为了队伍里的“后勤担当”。
团委副书记王淼前一天还在小区内为邻居代买菜,为不方便出门的邻居送货上门,8月5日就来到了万豪小公园核酸检测点,她是现场的“千里眼”,一旦看到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孕,她总是第一个迎上,经过询问后带领对方通过绿色通道优先进行核酸检测,短短的几十米路,她来来回回走了两万多步。
“从三尺讲台到社区一线,虽然做的事情不同,但帮助人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为守护这座城市、守护扬州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面对感染风险,扬州市职业大学的教师志愿者们勇敢地冲在核酸采样的最前线,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并肩,同病毒赛跑,当天参与服务品尊国际、昌建公寓、君悦府、郡王府、万豪西花苑5个小区共7620人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据悉,除了下沉社区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外,该校还有多名教职工主动前往居住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协助社区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秩序维护等工作。扬州市第四轮核酸检测已于今晨开始,扬州市职业大学志愿者团队又一次集结,前往西湖中心村等处开展抗疫志愿服务,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践行志愿服务精神,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通讯员 郭雨旸
编辑: 李鑫津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