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建要围绕服务大局和促进发展的主题来开展,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推进,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的支撑来深化,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目标是打造坚强的政治核心,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党建渗透融入到教学改革、学生成长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中,引导党员在攻坚克难中发挥表率作用。扬州职业大学土木学院构建“党建+”平台,实施党建“三融入”工作法取得实效,这两年,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建筑识图竞赛中蝉联一等奖;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的做法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党建工作融入学生成长
牢记育人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党建+学风建设”“党建+资助帮扶”“党建+心理疏导”“党建+就业服务”工作平台,推进“三全两成”育人工作实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新时代工程建筑领域可靠接班人,这是学院党建融入学生成长工作的基本理念。
“党建+”平台起步于2016年,当年学院共有毕业生736人,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土建行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政策调控等影响因素,给学生就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学院构建“党建+就业服务”平台,实施就业关怀、供需对接、跟踪服务三个“123”帮扶计划,积极化解学生就业压力,广大党员践行宗旨,结队帮扶学生就业。相关工作案例在教育部“两学一做”专题网站展示,学生就业质量也得以提升,中建天津工业化公司、中交上航局等央企来校招聘,毕业生进入中铁、中建等中字头企业越来越多,部分学生派驻到肯尼亚、沙特等“一带一路”国家项目。
“党建+学风建设”引导党员关心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每个党员担任8名左右学生的学业导师,既导专业学习也导思想成长,把“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育人情况作为党员年底考核评议的内容之一。系主任尹继明博士等针对不同专业编制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手册,列出本专业所有职业选择和成长路径,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所学,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和学业规划,形成职业规划档案,由导学双方共同保存。每学期开学初,学业导师结合考试情况评估规划执行情况,指导学生制订学期计划,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成立“土木人生成长工作室”,为学生学业职业发展解惑,“土木人生社团”则是学生团体辅导、职业体验和专业人士访谈,职业探索的实践平台。近几年,每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表彰30多人次,学生刘宁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选手成长案例。
构建“党建+资助帮扶”“党建+心理疏导”等工作平台,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外在拓展资源,内在形成机制,梳理生活、学习、心理、交往等有困难的重点学生给予关心关爱,让每一项重点工作有人抓、重点对象有人管,提高学生获得感。
党建工作融入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党建+技能训练”“党建+课程建设”“党建+实践指导”等学生培养工程系列平台。“党建+技能训练”平台对接技能大赛训练方向,包括建筑识图、建筑装饰等项目,由党员院长吴书安教授领衔,成立技能竞赛工作室,副院长王欣、郑娟、赵延春等10多位老师组建训练团队,学生代表队2018年和2019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识图大赛一等奖,列江苏省第一名,虽然代表参赛学生只有2人,但参训学生达到50多人,达到培养卓越选手、普遍提高技能的目标,《“三平台、三引入”,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的做法入选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成绩的背后是党员教师和学生辛勤的汗水,是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对学生成长的执着追求。“我们的备赛是超市式服务,态度好,全年无休”,学院负责人笑谈国赛经验。每轮次训练达到9个月,节假日无休,春节放假也只是不集中而已。在“党建+技能训练”平台上,一批党员形象树起来,无我的精神正鼓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鲁班工坊”南非技能培训项目、社会人员学历班等急重难项目一呼百应。
当前,建筑行业发生深刻变化,精益建造、绿色建造等理念落地,BIM等新技术快速推进。多元化录取导致生源差别很大,用一个培养模板去“铸造”弊端百出,更不能削足适履。“党建+课程建设”平台应运而生,由姚荣、史晓燕等骨干教师牵头组建20多个不同类型的课程组,进行课程优化工作,党员教师主动承担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师徒结对”任务。在工程造价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组建4个“课程思政”开发小组,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制订“课程思政”教学标准,在学校首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得两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党建+实践指导”重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专业素养。因为生源的差异,课堂教学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成立建筑识图与CAD、BIM、建筑力学、工程算量与计价等5个专业社团,学生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订制式加餐”,成为学生专业技能拓展的平台。2019年,学院入选教育部“1+X”BIM证书首批院校,首次开考通过率71.3%,超过平均通过率近30个百分点。
党建工作融入社会服务
地方院校要服务地方产业。建筑业是扬州市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构建“党建+科技研发”“党建+社会服务”平台,与扬建集团等产教融合企业共建党建联盟,形成以党建为核心引领的校地合作新模式,助推扬州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教师科研专长和地方建筑产业需求,组建再生混凝土、BIM应用等6个科研团队,这是“党建+科技研发”的基础班底,通过团队建设、制度激励、氛围营造等方式打造自己的科技共同体。近两年,学院当选省建设教育协会院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扬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获批扬州建筑产业化设计研发示范基地;立项省市级项目11项,项目到帐经费148.8万元;授权专利25项;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
成立“党建+社会服务”团队,提供技术、智慧和公益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服务团队上建设机制灵活的党小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政综合办主任王鹏率队承接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完成7万平地下工程全专业数字化建模。承担了苏北医院全科医生培训楼,泰州周山河小学等27个在建工程的BIM深化设计任务。“废弃混凝土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废旧衣物纤维应用技术”等成果在相关企业转化,产生经济效益3000万元。近两年,参加装配式建筑方案论证、技术评标、工程审核等项目122场,编制《扬州市建筑垃圾处理暂行规定》《扬州市建筑垃圾税费减免办法》,推动扬州市建筑信息化发展。
“党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拓展“党建+”平台,切实解决了高校党务和业务“两张皮”问题,使党员作用发挥有载体,急难险重任务中有核心,成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通讯员 花军 沈新华
交汇点记者 李源
编辑: 周晶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