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淮阴工学院以疫情防控为“契机”, 自“云端”入“心间”, 用情用力上好“云端”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树立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激发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深耕“思政课程”,点燃家国情怀。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党的先进理念、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和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是思政课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深耕教学内容,挖掘疫情防控育人元素,构建富有特色的“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全链条、分层次的思想引领体系。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线上教学中,设置“疫情防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法眼看战疫”“战疫中的生死”等内容板块,通过线上课堂环节的精心设计,诸如在线辩论、“抗疫科研”、“我的抗疫”等互动、分享模式,培养学生防疫抗疫中的法律思维、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更加坚定打赢疫情防控战役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多角度的为学生上好有政治高度、情感温度、理论深度的网络思政课。
精耕“课程思政”,深挖专业育人元素。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挖掘主干课程的思政元素,带领各课程教研组群策群力,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 讲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中国故事,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设计艺术学院将战役故事中的艺术资源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与学生的设计主题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突出艺术专业特色,指导学生设计出《全民战疫》《宅“安”》《中国硬汉》等作品;电信学院将清洁消毒机器人、非接触式热成像系统、健康二维码等科技抗疫案例,融入多门专业课教学,揭示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科技创新贡献青春力量;建工学院结合疫情防控中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积极开展思政教育“火神山背后的土木力量”,为学生多角度讲述“火神山速度”背后的建筑力量和精神,激发青年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热情;生科学院将如何抓好播种时期、优化种植方式、搞好田间管理等知识融入在线教学,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专业学习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专业知识助力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
巧耕“网络思政”,增强育人“微”力量。学校注重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抗疫人物,将这些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编辑成微故事,制作成微视频,通过学校“两微一端”等网上平台,多角度发布推送《淮工战“疫”十二时辰》《点赞!淮工学子在“疫”线》等宣传疫情防控先进事迹系列文章,开设《团青战“疫”》《信仰公开课——战“疫”云演讲》《战疫微视野》等主题专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家国情怀和“负重逆行”的责任和担当。各学院辅导员通过网络平台召开网络班会,开展网络主题党(团)日活动,引导学生对抗击疫情过程中的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进行学习、研讨和交流,给“宅家”学习的学生以深刻的心灵洗礼。
(李博澜 仲昭慧)
编辑: 蔡志明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