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河边木栈道旁,两个飞檐翘角的凉亭古色古香;清澈见底的河水中,一个个“水上绿岛”在碧波中荡漾……在兴化市戴南镇顾冯村顾蔡自然村,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乡村的新图画。
顾冯村“水上绿岛”
该村党总支书记卢树祥介绍,“水上绿岛”上生长的是一种名叫菖蒲的草,既可以净化水质,又可以美化环境,成为水上亮丽的风景。
正在码头洗衣服的55岁的张梅桂说,“这里的河水清得照见人脸,我们洗东西用的都是河水。”她笑着打趣道,“上河边、看风景,等于在家门口开心旅游……” 在戴南镇,这样的 “河边公园”有100多个。
据悉,新组建的戴南镇拥有市、镇、村级河流1146条。兴化市委常委、戴南镇党委书记姚群印提出,要把生态立镇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要在水环境整治保护中建设百姓“河边公园”。
孙王村“河边公园”
戴南镇党委、政府层层建立了河长制,设立了标志牌,发现有污染河道的行为,老百姓随时可以举报。全镇340人专职保洁人员按照区域分工进行河道管护。镇党委、政府先后对21条“黑臭河”进行了疏浚,修复、保护、建设河边绿化景观带。被老百姓戏称为“黄河”的“五十亩”河,处于老镇区的偏僻处,镇里对此河进行了“兜底式”清淤,新建了水码头,增加了绿化带,成为小巷深处一个微景点。
全长近60公里的西塘港河,流经戴南镇6.75公里。戴南镇实施全线样板河打造工程,调运土方82250方,总投资152万元。与此同时,实施了12万多平方米绿化生态工程。他们利用河边原有的一片小竹林,营造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景点;利用河边的芦苇营造了一个“芦花放稻谷香”的意境……
振兴村草积自然村相传是民族英雄岳飞抗金的粮草囤积地,“精忠报国”的思想在这里根深蒂固。村里在整治水环境中,重现了古代这里的“水天一色”景观。茅山北村220名村民捐助近20万元在庄河边建起总长度166米、宽2米的水上栈道,成为村民的好去处。
茅山北村水上栈道夜景
通讯员 袁开建 翁洁
编辑: 王舒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