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在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泰兴市水务局作为县级市唯一水利部门,就水利风景区创建作经验交流。
近年来,泰兴市水务局按照“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协调人水和谐”的理念,充分利用泰兴丰富的水利历史、地理和文化资源,全力开展水利风景区资源开发与保护,深入推进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今年,顺利完成马甸枢纽水利风景区创建,为今年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泰州唯一。小南湖水利风景区复核也顺利通过。
高标准科学规划。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规划引领,夯实顶层设计。在建设水利工程初设阶段,就充分考虑到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今年又组织编制了《规划纲要》,明确了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范围和近期中期远期重点任务等。按照“依托资源、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总体要求,整合开发各类水利风景资源,进一步丰富马甸枢纽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与泰兴地方文化内涵,合理布局游憩空间和功能分区,优化景区内部植被景观,完善游憩服务设施,丰富休闲活动与文化体验,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与此同时,对已申报成功的小南湖水利风景区,对照省厅景区办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原有的景区规划,努力夯实规划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多渠道筹集资金。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融入水文化、水景观元素,建成一处工程,形成一处景观,构建了政府主导、水务主办、部门合作的良好格局,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今年创建马甸枢纽水利风景区,泰兴市政府在投入2.6亿元完成工程建设的同时,专门安排近300多万元创建经费,有力确保了水利风景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小南湖水利风景区自创建以来,泰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累计投入高达2亿元,该景区自筹达5000多万元、招商引资达3000多万元。
全方位抓好创建。马甸水利枢纽是通南地区重要的引排口门,是具有水利文化特色,集展、普、游、科、教、娱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水利风景区。2019年马甸枢纽水利风景区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年,被省水利厅授予“江苏省节水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今年完成了景点完善工程、绿化提升工程、亮化工程、导视标识及安全警示工程、卫生设施5个部分,构建了“桃李争春,绿荫护夏,枫叶染秋,红梅暖冬”的美好风光。马甸枢纽水利风景区总体布局呈 “一纵、一横、一馆、四园”的结构,纵轴上马甸节制闸、泵站、船闸、水文站等水利工程一字排开;横轴上分布着水利科普馆、水文文化园、治水文化园、水保文化园、船闸文化园等文化景观。景区内设的水文化科普展览馆,展现了泰兴水利建设、管理、节水、科研、水文化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成就;馆外“古城水系”“生态水系”展示了泰兴从古代“理水营城”到“生态系统治理”的治水智慧,散布着的九曲花谷、雨量观测场、缆道测流场、水文小景、治水丰碑、拴马桩、观澜长廊、谚语墙、植物陈列坛、文化科普墙等景观节点,构成了一组独具特色、有机融合的综合性景观群。小南湖水利风景区自创成省水利风景区以来,也按照专家评审意见提档升级,今年顺利通过省级水利风景区复核。
通过水利风景区的创建,泰兴市水环境明显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显著提升,收到了明显的生态效应。通过进一步做优水景观,做活水文化,泰兴市招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水利事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省级水利风景区成为该市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
水利风景区创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公益性的马甸枢纽水利风景区年接待游客3万人以上,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小南湖水利风景区年均游客达30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和农家乐等产业的发展,为助力祁巷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泰兴市水务局将进一步加快水利风景区发展步伐,拓展梳理涉水综合服务功能,努力为打造泰兴水文化品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殷楠)
编辑: 严红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