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省文化和旅游厅前不久公布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泰州“许氏正骨疗法”许勇和其他16人同时上榜。
许氏伤骨疗法起源于明嘉靖末年许氏第七世祖,至今430余年,历15代人。一代代许氏族人源源不断地将许氏伤科医术带出蒋垛任家庄,带往泰州、高邮、江都、南通、南京、上海、台湾等地。2009年该项目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记者了解到,许氏伤骨疗法技艺特点有四:一是手法整复,根据骨折的部位、时间、严重的程度,施以巧妙的手法,用自制杉木夹板进行外固定。二是力线对位,手法整复后,通过外形的观察,手摸心会,要求力线对位。三是内外相因,对骨折病员分早、中、晚期运用中医理论结合,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辨证施治,配合中药内服。通过方药的研究及内外兼治方法,解决了伤科临床许多疑难杂症。四是动静结合,根据不同的骨折,不同的情况,按不同的时段,引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利用动静结合,促进骨折愈合,避免了许多骨折的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产生,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
据许勇介绍,许氏正骨疗法以专治“跌打损伤”病症而闻名,作为中医正骨分支之一,它有独特的整复手法,在腰椎盘突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上有独到的治疗方法。60多年前,18岁的许勇跟随他的父亲,许氏正骨疗法继承人,著名老中医许钜材学习正骨手法。他在父亲的指导下,认真研习正骨手法精髓,小有所成。在大量的实践中,许勇逐渐掌握了正骨手法,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他发现只使用传统的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有些落后。1958年,许勇进入姜堰中医院工作,为了将自己在许氏正骨疗法的实践经验理论化,许勇再次走上了求学之路,跟着全国的老中医学习了五年的时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许氏正骨疗法在许勇的手中得到了新的发展。他除了创新正骨手法外,在正骨器材以及用药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
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医院放弃了传统的正骨疗法。为了将这一骨科疗法继承发扬下去,许勇还坚持在工作一线,培养许氏正骨疗法的继承人也成为了他的主要工作。许勇说,只要做好这个传承工作,将来骨伤科事业还是兴旺发达的。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钱小林
编辑: 华夏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