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整个县城规划区范围内汽车保有量达到14万余辆,而停车位包括小区在内仅有44800多个,其中主城区路边临时停车泊位5000多个,正在使用的8个公共停车场660多个。一面是仍在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一面是巨大的停车位缺口,可以说,一个小小的车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尺。
对此,如东县城管部门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主动作为,精准施策,通过引入科技力量,上线智慧停车、力推共享出行,让群众停车不再麻烦、出行不再添堵。
如东将“智慧停车”作为破解城市停车难的最优选项,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城区智慧停车收费建设管理实施单位,成立了南通如易停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路况复杂地段,他们实行地磁加PDA掌上电脑相结合;针对路况简单、里程较长地段,采用巡检车每半小时巡检一次。下一步,他们还将实施高位视频抓拍模式。所有车主只需关注“如易停”公众号、绑定车牌号,在“我的钱包”中预存无感支付足额的停车费或关联扣款账户即可。同时,还可以实时查寻周边空余停车泊位,并可导航前往。
如东还为此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针对老旧小区停车泊位紧张的实际,路边临时停车泊位从晚上8点到早上8点可免费停车,同时每天只需花1元钱还可以从晚上5点半停至早上8点半;针对学校路段的临时停车泊位,放学前后1小时内免费停车。如果学校举办家长会等活动,通过提前联系可提供临时停车二维码免费停车。他们还针对道路两侧居民、商家,以及公共停车场分别推出了充值优惠、代客缴费、办理年卡等惠民政策。“实行智慧停车管理的目的并不是收费,而是为了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周转率,严格控制机动车长时间占用公共停车资源,从而解决停车难。”如东县城管局党组成员王峰说。
据南通如易停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刘松洋介绍,实施智慧停车收费管理以来,主城区每个临时停车泊位的周转率从之前的每天停车1.2辆逐步提高到4.68辆,同时寻找车位时间平均缩短6至14分钟,减少交通拥堵30%,减少无效交通流15%。
在搭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给群众提供停车便利的同时,该县还从源头上解决停车难问题。他们一方面对市区符合条件的路段编制了新增道路临停泊位施划方案,一方面加强停车场建设,今年以来3处停车场相继开建。
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哈啰出行”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创造鼓励绿色出行、无车出行的人居环境。他们在县城主城区布点近700个,首期共投放了1200辆单车、1000辆助力车。值得一提的是,如东创新引入了“无桩单车”理念,即企业与政府共建共享的“定点还车”模式,此举在全省处于领跑阶段。
“哈啰出行”如东负责人冉英介绍,最初城市公共自行车模式为“有桩单车”,由于硬件投入成本大导致布点较少,同时“有桩”模式也未能遏制用户“随用随停”现象。“哈啰出行”在如东试点的“定点还车”模式,采用的是“无桩单车”,对于用户而言操作方便,只需下载“哈啰出行”手机APP,或通过支付宝扫码即可使用。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约束力,即用户需要在规定的停车区域停车,否则无法结束订单。
由政府提供场地、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这一城市共享单车运营模式,惠及监管、运营、用户三方。自“哈啰出行”在如东投入运营以来,共享单车使用率已从刚开始的60%提高到85%,共享助力车使用率从刚开始的70%提高到95%。据介绍,今年5月底,他们还将增加共享单车投放800辆,让用户骑车、用车更方便。
“如果连续3个月考核低于80分,将采取强制退市措施。”王峰说,共享出行能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作为监管部门,除了持续做好服务外,还将以“积分制”考核运营商工作成效,确保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最便利的“绿色出行”资源。
如今,在如东县城,随着“如易停”+“哈啰出行”的深入推进,不仅使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明显减少,公共泊位空余量明显增多,而且选择公共交通、践行绿色出行的队伍日益壮大,有效缓解了市民出行难、停车难问题,优化了道路交通秩序,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通讯员 张海燕
编辑: 徐超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