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多亏了政策性保险,我前妻烧伤的医疗费用有了着落,今年可以享受报销12万元。”“大部分乡亲都很支持我们工作,但一户一户拜访效率不高,希望村部可以提供固定宣讲场所。”“政策性保险让我们镇很多贫困边缘户得到了保障,下一步工作就是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
9月9日,中国人寿如东支公司五楼会议室内,如东县医保、卫健委和马塘镇、城中街道等地的镇村干部、低收入户代表和政策性保险网格员济济一堂,你一言我一语,以“政策性保险进网格、拓展脱贫攻坚新机制”为主题,分析身边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事实,各抒己见讨论如何高效将低收入边缘户纳入政策性补充保险,实施医疗救助托以解决“因病返贫”这一脱贫攻坚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困难群众患上大病,巨额医疗费成了很多群众小康路上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如东县政协组织医保、财政、民政、人社等10多个部门,先后开展22次调研协商活动,提出“放大商业保险在就医减支减负中稳定器、助推器功能”的思路,一对一找路子、面对面会商,打通“贫困群体就医减支减负”堵点办法。
去年,如东县政协提出对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实行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保险救助、减支减负的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于当年落地。一年来,享受如东县建档立卡等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项目的受益对象达3610人,补偿17912人次,补偿金额285.37万元。建档立卡人员因患重大疾病及意外伤害住院补偿比例提高至90.5%;城乡低保人员因患重大疾病及意外伤害住院补偿比例提高至89.7%。
为贫困群体就医减支减负开出“专属药方”,推进健康扶贫,只是如东县政协“有事好商量”惠民的一个缩影。当天,这场别开生面的大讨论,拉开了如东县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的序幕。
今年,如东县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围绕政策性保险进网格、医养融合、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外卖派送员交通安全管理四个县级重点课题开展协商,17个镇(区、街道)和政协界别累计排出269项协商议题,涵盖消除村域黑臭水体、推进农村污水管网改造、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棚、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一村一品等领域。
“‘有事好商量’让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村干部还有我们县的政协委员和我坐下来,面对面的商量问题,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给了我们老百姓参与感。”来自掘港街道周店村村民代表张晓江说,“这个平台给了我们说话的机会,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渠道,让我们的生活是越过越好。”
协商聚民智,议事凝共识。如东县政协主席陈建华介绍,该县以“有事好商量”平台为出发点,结合村居党群议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及村(居)民自治等社会治理形式,促进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全县16个镇区、246个村居“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已为百姓办结300多个难题,共商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正在形成。
交汇点记者 严 磊 通讯员 司婷宜
编辑: 俞圣彤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