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患者晚期合并严重的脊柱畸形,形成“驼背”,关节间隙消失,血管迂曲,想要进行穿刺治疗,几乎是连见缝插针都难。30岁的小顾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多年,3个月前又突患结核性脑炎,颅内多发的结核瘤,昏迷不醒。想要进一步了解脑脊液情况,必须进行腰椎穿刺,但难度相当大。南通六院(上大附院)疑难肺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攻坚克难,多科合作,成功为小顾实施了穿刺,为后期鞘内注药等治疗打通了“生命线”。现小顾已康复出院。
小伙高热头痛呕吐,竟是患上结核性脑炎
3个月前,小顾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后未见效果,碾转多家大医院,数天后病情逐步加重,出现了昏迷,经检查考虑为结核性脑炎由120转送到南通六院。
一米八的小伙子被病魔折磨得仅剩下110斤,胸腰椎后凸畸形形成“驼背”,想给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他做任何检查都非常困难。六院疑难肺病科二病区主任袁瑛、副主任医师郑宏凭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结合外院的检查结果,立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强化抗结核治疗、激素减轻脑膜炎症、降颅内压减轻脑部水肿……
小顾渐渐清醒了,病情也逐步好转起来,中年得子的老父亲激动地逢人便竖起大拇指,“我的儿子有救了,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颅内发现多发结核瘤,穿刺检查难度相当大
清醒是清醒了,但小顾的头痛、呕吐症状还是一直未能完全缓解,时不时的还会出现发热。这些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食欲和心情,“心有余悸”的小顾也更加消瘦起来。经头颅核磁检查,发现他颅内新出现多发的结核瘤。
“想要进一步了解脑脊液情况,需抽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病理等检查,同时可进行鞘内注射,提高药物浓度,改善治疗效果,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再进行腰部穿刺检查。”袁瑛分析。但要给脊柱严重畸形的患者做穿刺难度异常大,不仅因患者脊柱畸形后体位难于达到腰穿的标准,椎间隙又基本消失,穿刺针的进针方向不好掌握,同时血管走行迂曲,如果穿刺误伤较大的血管神经,还将造成大出血,难度更大。
“小顾入院后已做了三次腰椎穿刺,前两次每次都做了1个多小时才成功,最后一次大家轮番操作都没有成功,且小顾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也难以坚持。如在CT定位下操作不仅可以实时调整进针的方向,还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穿刺的成功率,请求神经外科再次支援!”做了30多年的医生,第一次看到强直性脊柱炎后导致这么严重的脊柱畸形,考虑前几次的穿刺经历,袁瑛果断决定。
多学科通力协作,见缝插针挑战“不可能”
“见缝插针,找缝隙都难,真不知道你们前两次是怎么穿刺成功的。”神经外科一主任陈飞看到患者的影像资料,调侃着直摇头。“我来定位,你们操作,腰1、2、3、4不行,再往上走,肯定有办法的。”放射科的盛兵医师给大家吃了定心丸。方案一拍即合!穿刺从当天下午16时开始,神经外科一主任陈飞、副主任医师陈鹏轮番上阵,放射科医师盛兵根据两位医生的指示,不厌其烦地反复定位。经过大家一个多小时的通力协作,终于找到最佳进针部位和角度,穿刺成功。
“真是太难了,你看,我们四个人都出了一身的汗”,协助穿刺的郑宏拎着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对小顾说。“郑医生,是五身汗。我其实比您们还紧张、担心啊!”小顾的话一下子让大家放松了起来。在门外焦急等候的小顾父亲再次竖起大拇指“不简单,上次穿刺是在上海请了麻醉科的主任才做成功的,咱们六院医生的技术了不起啊,我儿子的病就交给你们治了,我们更有信心了!”
成功穿刺为后期治疗打通了“生命线”,经过后期的鞘内注药,小顾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不久前已康复出院,回家巩固治疗,身体各项机能有序恢复。曾经那个30岁的棒小伙即将满血复活回归社会!
袁若水 张凌丽
编辑: 徐超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